文化场馆过清明 涵养人文情怀

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都迎来参观客流高峰,人们欣赏艺术精品、文物国宝,感受文化的魅力。小长假期间,陕西、山东等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都迎来参观高峰。

文化场馆过清明 涵养人文情怀

来源:央视网 2019-04-06 2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都迎来参观客流高峰,人们欣赏艺术精品、文物国宝,感受文化的魅力。

清明小长假这两天,中国美术馆每天的观众都接近1万人次,是平常的两倍多,特别是正在主展厅展出的“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美术作品展,更是广受欢迎。关山月、吴冠中等艺术大师的画作,还吸引了很多爱好美术的小学生来现场临摹,这些小画家们非常认真,一笔一画勾勒着自己对美的理解。

“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美术作品展共4个部分,有国画、油画、雕塑等170多幅作品,集中讲述了深圳建市4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里展出的是大型组画《画说深圳》的部分素描草稿,原作100多米长,这里选取片段,描绘了特区初创时深圳人艰苦奋斗的场景。

美术馆里欣赏艺术创新,博物馆里则是感受历史文明。这两天的清华艺术博物馆同样人头攒动,除了精美的织绣、瓷器,这个“清华学人手札展”展出了130多位清华学人的信札、日记等,让观众在清明假期近距离地感受文人大师的家国情怀。

小长假期间,陕西、山东等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都迎来参观高峰。在四川博物院,曾经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的五代后蜀残石经、清代格萨尔唐卡首次公开展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在上海博物馆,青铜馆和陶瓷馆再次成为人气景点,其中,镇馆之宝西周大克鼎最受关注,雄壮而又精美的造型设计,一下子就让观众感受到了2800多年前的中华文明成就。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