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国家安全就是百姓最“稳”的幸福

学习和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些必要知识、风险鉴别和防范的能力,才能尽己之责,把维护国家安全落到实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就是百姓之福。

新华网评:国家安全就是百姓最“稳”的幸福

来源:新华网    2019-04-14 08:32
来源: 新华网
2019-04-14 08: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2日,学生在活动现场体验障碍训练。 在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第二小学的300余名学生走进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一支队机动大队参观体验,近距离感受军旅生活,接受国防教育。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毛同辉

第4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各部门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凝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安全并不仅是国家的事,更不仅仅是某个政府部门的责任,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人人有责,更需人人尽责。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个人能做什么?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从三个“识”字上着力,深化认识、增强意识、掌握常识。

一是深化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安全,受益不觉,失之难存。而且,“国泰”方能“民安”,如果国家安全受到破坏,像那些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凋敝,民生惟艰,人民流离失所,甚至生命都朝不保夕,何谈幸福生活,又哪来的岁月静好?因此国家安全才有人民的安全感,国家稳定才是百姓最“稳”的幸福。

二是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家安全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国家安全,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要破除国家安全事不关己或遥不可及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培养和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而且,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不仅在4月15日这一天,应该每天都要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使之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然,这样说不是让我们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主要的是树立一种风险防范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三是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常识。国家安全,就在平常日用间。一些常识不掌握,细节不注意,可能无意间就会损害到国家安全。比如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作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有人因为警惕性不高导致信息泄露;一些摄影发烧友到军事基地周边拍摄,还随意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致使军事机密泄露。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因此学习和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些必要知识、风险鉴别和防范的能力,才能尽己之责,把维护国家安全落到实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就是百姓之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安而不忘危,入脑入心,尽责尽力,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