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感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2019年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必须要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感言)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4-15 09: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以此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2019年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必须要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际经验表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根本上看都是源于技术创新的支撑。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稳定。

二是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我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有巨大潜力和市场空间。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的水平。

三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要鼓励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延伸在线设计、数据分析、智能物流、远程运维等增值服务;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为互联网行业发展营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

四是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在不断地改善和优化。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版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从2017年的第七十八位跃升到2018年的第四十六位,提升了32个位次,首次进入前50名。

为实现上述任务,要抓好两个关键途径,第一个途径是深化改革,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第二个途径是开放合作,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以此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本报记者韩春瑶根据其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讲话整理)

(苗 圩)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