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扩大对外开放,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关键词。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走深走实,中国需要更为深入、全面、务实的措施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来引领和促进世界各国的沟通和开放,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来源:中国网 2019-04-29 11: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刘倩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教授

扩大对外开放,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关键词。从1978年沿海区域开放为重点的探索,到2000年左右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从2001年进入WTO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经济和多边贸易化体系的一部分,到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开始在世界经济贸易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积跬步”、“至千里”,通过对外开放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向了快行道,并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国用自己的方案与世界一道在找寻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贡献。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走深走实,中国需要更为深入、全面、务实的措施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来引领和促进世界各国的沟通和开放,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如何做?本次峰会中提出的扩大对外开放就是答案,五项措施便是高质量、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具体来说,三方面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一、注重制度安排。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进入“一带一路”需要高质量推进的精耕细作阶段后,制度性安排变得更为重要。首先,为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畅通;其次,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这将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投融资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协调,通过政策沟通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可以深化我国与沿线各国在高水平、深层次上开展知识产权合作,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二、优化营商环境。开放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而制度的创新也是在开放中产生。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政策与制度的落实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营造了相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显示,中国从2013年的第九十六位快速上升至2018年的第四十六位。严格实施刚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对外开放政策落实等是这次峰会上提出的对外开放的举措,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这也会为提升营商环境的感知度,维护“一带一路”这项公共产品的品质提供保证。

三、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资金融通,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互联互通已经取得积极进展,A股已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QFII总额度批复从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瑞银、野村、摩根大通3家外资控股券商首次获得批复,沪伦通也正在积极筹备中。举措中提出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因此需要在完善QFII、RQFII、沪深港通、债券通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境外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的限制,进一步放开外资在合资券商、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的控股限制,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在中国交易所发行人民币熊猫债的渠道,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资本市场实现互联互通。(责任编辑:王鑫)

(刘倩)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