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火焰蓝】地铁起火怎么办? 上海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车站中队这样施救

昨日上午,上海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车站中队警铃大作,辖区一地铁站内发现火情,消防员迅速携带灭火救援装备赶往现场。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因火场能见度极低,消防员需蹲下探步前进。

【追梦火焰蓝】地铁起火怎么办? 上海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车站中队这样施救

来源:中国网 2019-04-30 10: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网4月28日讯(记者 彭瑶)昨日上午,上海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车站中队警铃大作,辖区一地铁站内发现火情,消防员迅速携带灭火救援装备赶往现场。这是车站中队针对地铁火灾扑救设置的一次演练,演练中,坑道正压送风机、热成像仪等救援“法宝”纷纷亮相,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围观。

车站中队中队长刘国柱介绍,黄浦区地铁站网点密集、人流量大,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中队为此专门成立了地铁消防救援专业队,配备了坑道正压送风机、地铁专用轨道消防车等设备,与地铁站建立了“联训、联勤”互通机制,定时开展消防救援演练,并为地铁站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演练开始,首批消防员进入地铁站进行火情侦查。记者在现场看到,消防员总是先用脚试探前方道路后才继续向前行进。“比起地面火灾,地铁内通风较差,排烟难度大,能见度更低。”刘国柱指出,因无法确定前方是否有危险,消防员进入火场后会蹲着探步前进。

在搜救中,消防员使用了一种名为热成像仪的设备。“通过热成像仪可以看到热源,温度超过100度的一般是火,和人体温一样的可能是有生命迹象。”黄浦支队政治处周励说。

经火情侦查判断无火点后,另一组消防员使用了坑道正压送风机向内送风,将烟雾从另一出口排出,为搜救提供有利条件。对此,周励特别提到,是否向地铁内送风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火灾负荷大,输入新鲜空气只会助燃。

连接着坑道正压送风机的是一条巨大的黄色软管,多名消防员拉着管口,向地铁内送风。记者了解到,由于地铁内通道很多,机器送风效果不明显,车站中队特地定制了这款送风软管,最长可延展到100米,显著增强送风效果。

火场内情况复杂,消防员自身也可能遇到危险。周励向记者展示了一款防水、防撞击的呼救器,如果消防员在同一位置长时间未移动,呼救器就会自动报警,消防员也可按下强制报警按钮,呼救器会瞬间发出高分贝蜂鸣声。

刘国柱表示,中队消防员每周都要来地铁站熟悉环境,在调研熟悉结束以后,还会进行战评总结,探讨地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和方法。

  消防车内配备的救援设备。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蓝色救援服为灭火战斗服,橙色救援服为抢险救援服。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先行进入火场进行侦查的消防员。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因火场能见度极低,消防员需蹲下探步前进。中国网 彭瑶 摄

  坑道正压送风机。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送风软管有效增强坑道正压送风机效果。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彭瑶)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