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马藏》在京首发

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由北京大学牵头实施的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马藏》4日在京首发,最新出版的“中国编”第一部前5卷,共370万字,旨在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于鸿君表示,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等的系统编纂仍存空白。

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马藏》在京首发

来源:新华网 2019-05-05 16: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魏梦佳)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由北京大学牵头实施的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马藏》4日在京首发,最新出版的“中国编”第一部前5卷,共370万字,旨在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马藏》编纂工程由北大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实施,于2015年启动,计划用约20年时间,通过汇集与编纂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文献,系统、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以期成为世界范围内一部较为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献总汇。

在北大举行的《马藏》首发仪式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介绍,经多年来各方不懈努力,《马藏》工程的第一期成果——《马藏》“中国编”第一部1至5卷最终得以出版。反映编纂期间研究成果的《马藏》研究第一辑也同时出版。

据悉,《马藏》在编纂中,突出思想性、全面性、学术性和权威性。首次出版的5卷是由中国20多所高校的学者通力合作编成,收入1894年至1903年间出版的著作、译著类文献。

于鸿君表示,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等的系统编纂仍存空白。“《马藏》的出版,不仅将使许多未被发现的珍贵文献得以呈现,还将为相关研究提示新的解读视角,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马藏》编纂工程浩大,其“中国编”部分计划于2024年左右完成,主要包括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的文献;“国际编”部分计划于2035年左右完成,汇编国际上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马藏》“中国编”第一部第6至10卷计划在今年内出版。

(魏梦佳)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