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新画卷

■各方代表齐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平台,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必将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各方代表齐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平台,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必将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擘画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新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5-10 05: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各方代表齐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平台,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必将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由中国倡议主办,各方将共襄文明盛举、共促亚洲文明进步,擘画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新画卷,开创亚洲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作为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中国今年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备受期待。多位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2000多名来自亚洲47个国家及域外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领域代表出席,彰显这次大会的吸引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大会对于激发创新思维、探讨进一步增进亚欧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各方的赞誉之声,反映出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愿望。

亚洲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多彩,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放眼人类文明的壮阔版图,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到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古老而多元的亚洲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照耀古今的亮色。亚洲文明发展史,印证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刻道理。

中国倡导“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展现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东方智慧,为亚洲和世界文明发展繁荣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方案。世界有目共睹,中国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国际场合,倡导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充分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与责任担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力促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一系列涵盖各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落到实处,日益打开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新局面,一条新时代的文明之路不断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为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注入更强大精神动力。”外国学者的话,道出了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共享文明大发展大繁荣的初衷。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这是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各方代表齐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平台,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必将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