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深层优势(人民论坛)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见证了中国消费的井喷。与以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样,发挥好我们自身的“深层优势”,就能抓住机遇、化危为机,积极迎接挑战,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经济的深层优势(人民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5-11 05: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经济的深层优势(人民论坛)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见证了中国消费的井喷。假日期间,平均每天9266趟列车飞驰、1.6万个航班起落,全国一天的消费就“刷”掉3225亿元……这些数据,记录着愉悦的假期生活,也诉说着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为观察中国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窗口。

前不久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总量和结构都呈现出平稳向好态势。从总量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4%,新增就业32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经济增速、就业情况、物价指数等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从结构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正成为增长新亮点。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这正是应对外部冲击和风险挑战的稳定器。

正确研判中国经济,不仅要看短期波动,也要从时间轴上看整体、看大势、看实质。这就需要具有辩证眼光和战略定力,发现那些不受短期波动影响、能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保驾护航的“深层优势”。这样的“深层优势”,首先表现为巨大的“市场优势”。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中国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不仅会进一步降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而且能够以消费升级带动转型升级。

这样的“深层优势”,体现为善于求变应变的“改革优势”。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不断激发中国经济的内生活力。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在全球190个经济体当中的位次跃升了32位,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从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到壮士断腕般实施预计可带来1万亿减税额的减税降费,再到央行定向降准为民营企业输血,我们在体制机制弊端上做减法,在加强服务和监管上做加法,就是为了用“改革优势”激发市场活力,使得市场主体的创新潜力充分涌流。

这样的“深层优势”,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制度优势”。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制度优势。党的坚强领导,能够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既能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能根据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而进行灵活、适时的逆周期调节,确保经济不出现大的颠簸,在平稳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党的坚强领导,确保国家具有超强整合能力、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这是中国抵御一切风险挑战的压舱石,也是中国赢得更长远未来的关键。

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比一时一地的短期波动更重要的,是观察那些在长时间段上起作用的结构性因素。巨大的“市场优势”,能够避免经济过度依赖外贸,用超大规模市场托举中国经济;持续的“改革优势”,能够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用更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内生活力;根本的“制度优势”,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完整的制度框架,用强大的国家能力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翻开这70年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挑战—应战”不断循环往复的历史。与以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样,发挥好我们自身的“深层优势”,就能抓住机遇、化危为机,积极迎接挑战,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