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的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4年,对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前所未有,逐步扭转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5-17 10: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的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核算,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4%。各地各部门加强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4年,对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前所未有,逐步扭转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8.6万件,罚款数额152.8亿元,同比增长32%,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前2014年的4.8倍。今年1—2月,全国共下达处罚决定书近1.5万份,罚款金额为11.92亿元。

严格监管的同时,针对绿色项目,各地有意识地实施政策倾斜。近日,江苏宿迁出台相关规定,全市各县区(园区)在完成年度减排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前提下,对国家鼓励且投资总额达3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所在地平衡排污总量指标确有困难的,帮助其在市域范围内解决;投资总额达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协调省级储备指标统筹解决。

2018年,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15项重点举措不打折扣。深化环评审批改革,简化35类项目的环评文件类别。生态环境部还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审批用时比法定时限压缩了一半。去年,全国完成21.6万个项目环评审批,总投资额超过26万亿元。

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商务区内的海绵城市PPP项目,其道路施工涉及部分地块场地调查、污染地块风险管控问题,这让施工方天津碧海海绵城市有限公司一筹莫展。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这一情况,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旨的“十百千”工程服务组立即实地调研,梳理项目区域内地块环保问题,分类提出对策措施,为项目按期施工提供了保障。

转换思维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服务意识显著提升,服务模式方法不断创新。江苏省千名环保干部与企业“一对一、结对子”,宣讲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解决环境治理困难和问题;天津滨海新区开办“环保技术超市”,建立环保专家库,为企业提供困难帮扶和技术指导;浙江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成立“环保议事厅”,邀请各界代表畅所欲言。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