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心绘语】擦亮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一份文明交流宣言震撼人心。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更加夯实。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绘心绘语】擦亮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来源:央视网 2019-05-18 09: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的北京,万物葱茏,生机盎然。

一场文明对话大会盛况空前,

一份文明交流宣言震撼人心。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新时代中国的文明之思、发展之道,

传天地之正气,

引发世界思索、共鸣。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

总是能凝聚起打动人心的力量;

现场热烈的掌声,

是对时代强音的有力回应。

“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

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不同文明和合共生,

才是世界应有图景。

欣赏文明之美,

“走入不同文明,

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从中亚的撒马尔罕到埃及的卢克索神庙,

从新加坡的圣淘沙到希腊的雅典卫城,

五大洲不同韵味之文明,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

当时光的车轮推动文明前行,

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

世界文明百花园将更加繁盛,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更加夯实。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未来之中国,

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站在面向未来的时间轴上,

这场从北京中轴线上发表的演讲,

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型文明观,

正赢得越来越多的世界回响。

图/董小睿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