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鋕:赤子之心死而无愧

刘国錤第一次来,在丰厚的利诱下徐远举同意放人,但提出:刘国鋕必须在报纸上发表声明退出中共组织。徐远举同意刘国鋕可以不声明退党,但要在刘国錤替他写的悔过书上签字,才能将其释放。

刘国鋕:赤子之心死而无愧

来源:新华社 2019-05-31 10: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刘国鋕:赤子之心死而无愧

——记《红岩》英雄刘思扬原型

新华社成都5月30日电(记者袁秋岳)他是《红岩》小说中刘思扬的人物原型;他出身豪门,却怀着赤子之心投身革命;他高吟《就义诗》在白公馆英勇就义,年仅28岁。他,是刘国鋕。

  刘国鋕像 新华社发

刘国鋕,四川泸州人,1921年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排行第七,是大家庭中倍受娇宠的幺儿。193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0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刘国鋕从昆明到重庆找党组织,被介绍给中共南方局青年组的刘光,从此他就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以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所资料室工作人员的公开职业作掩护开展工作。1945年加入民盟后,他积极参加并组织青年抗日民主活动。

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被迫撤退后,刘国鋕大力协助《挺进报》的出版发行。同年6月1日,国民党在成渝两地进行大逮捕,仅重庆一夜之间就逮捕爱国民主人士、进步教授、学生、记者达200余人,刘国鋕终日奔走,成立“六一事件后援会”及共产党外围组织“六一社”,领导抗暴游行、营救“六一”大逮捕被捕师生。不久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成立沙磁区学运特支,他任书记。

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刘国鋕不幸被捕。国民党重庆行辕二处处长徐远举欣喜若狂,他认为这个细皮嫩肉、文质彬彬的少爷,不可能是真共产党,只不过是青年人图个新鲜。然而在酷刑面前,刘国鋕没有屈服。他牙关紧咬,大汗淋漓,一言不发,弄得敌人无法审讯,只得将他带上脚镣,投入监狱。

刘国鋕的家庭在四川有权有势,当刘国鋕被捕后,刘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营救,并从香港请回刘国鋕的五哥刘国錤,他是国民党四川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的女婿。

刘国錤第一次来,在丰厚的利诱下徐远举同意放人,但提出:刘国鋕必须在报纸上发表声明退出中共组织。刘国鋕毫不犹豫地说:“不行。我死了,有共产党,我等于没有死;如果出卖组织,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已越过长江向华南、西南进军,重庆也面临解放。五哥刘国錤再一次来到徐远举办公室为刘国鋕奔走。这一次,刘国錤送给徐远举的是空白支票,要多少钱自己填。

徐远举同意刘国鋕可以不声明退党,但要在刘国錤替他写的悔过书上签字,才能将其释放。然而,刘国鋕仍十分坚定地表示:释放必须是无条件的。这样,第二次营救也失败了。

1949年11月27日,刘国鋕在国民党特务的大屠杀中殉难,时年28岁。就义时,他怒斥特务:“你们有今天,我们有明天!”同时大声高呼“社会主义一定胜利!革命一定成功!中国共产党万岁!”

泸州市委党研室副主任官燕说起这位满怀赤子之心的革命烈士十分感慨,为了更好地纪念刘国鋕,今年5月,她与同事特地前往重庆渣滓洞查阅珍贵资料,并亲自将其中的重要资料一一手抄回来存档。

刘国鋕的未婚妻曾紫霞曾撰文纪念刘国鋕,她回忆他们共同在狱中时,刘国鋕曾对她唱起俄罗斯歌曲《光荣牺牲》。“他的声音是那样深厚、高昂、动听,他的歌像是在向同志们宣誓:他决心同敌人作殊死的斗争,直到抛弃头颅。”曾紫霞写道。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31日 04版)

(袁秋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