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 脱贫攻坚立新功

过去两年里,阿拉力乡1312户5565人成功脱贫,5个贫困村整村退出。在展邦助的带领下,过去两年里,阿拉力乡1312户5565人成功脱贫,5个贫困村整村退出。

【最美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 脱贫攻坚立新功

来源:新疆日报 2019-06-03 16: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党和国家分忧,咱退伍军人义不容辞。”

“只要贫困群众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干劲,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过去两年里,阿拉力乡1312户5565人成功脱贫,5个贫困村整村退出。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报道)脱下军装,却褪不下炽热的情怀。16年岗位变换,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16年默默付出,他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他就是疏勒县阿拉力乡党委书记展邦助。

始终不忘“军人本色”

曾经,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协热克村是贫困村;如今,这个村子成为全县有名的“双膜瓜种植示范村”。协热克村可喜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展邦助的辛勤付出。

来自山东的展邦助,曾经是一名军人。2003年退伍后,经过培训,展邦助被分配到疏勒县罕南力克镇政府工作,他主动申请到离镇政府最远的协热克村工作。

“那个时候,在村里工作是苦了一点,但是跟乡亲们在一起,心情很愉快。”展邦助回忆说。

“这孩子能干什么?”初次见到21岁的展邦助,协热克村有村民议论。

然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展邦助,很快就和村民打成一片。在田间地头,他向村民介绍山东农村发展果蔬的产业模式,引导他们种植双膜瓜;入户走访,他积极为村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增收脱贫。通过不懈努力,这个只有21岁的小伙子,带领协热克村一跃成为全县的“双膜瓜种植示范村”,不仅让村民走上了一条增收脱贫之路,还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种子。

协热克村村干部、洋大曼乡党委副书记、阿拉力乡党委书记,一路走来,始终不忘军人本色的展邦助说:“为党和国家分忧,咱退伍军人义不容辞。”

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5月初,伴随着欢快的乐曲,热比古丽 ·艾买尔踩动着缝纫机踏板,手中的布料在针板上飞舞。热比古丽家住阿拉力乡塔尕尔其艾日克村,每天在家门口的服装厂上班。“我能有今天,要感谢展书记。”热比古丽说,“服装厂就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打工挣钱,很方便。”

两年前,热比古丽还是一名家庭妇女,展邦助在走访中了解到热比古丽很想务工增收,可家人却反对:“一个女人出去务工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在家。”

因为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有这种情况的不止热比古丽一人。于是,展邦助带领阿拉力乡党委班子成员反复讨论研究寻找解决办法。2017年至今,阿拉力乡先后引进疏勒县即发华和服饰有限公司、疏勒县鑫达服装有限公司、喀什遇见您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如今,在阿拉力乡像热比古丽这样在家门口上班的贫困人员已有500多人。

除积极引导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实现稳定就业外,展邦助还在全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我们乡种植的新梅、核桃、苹果等经济林规模达到5900亩,这将为全乡贫困户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展邦助说。

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

阿拉力乡阿恰勒村贫困户苏来曼 ·艾则孜告诉记者,他没想到,一两年光景,自家的日子就好了起来。

苏来曼虽然身强力壮,却因为懒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展邦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找他谈心,“你已经当爸爸了,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展邦助掐着指头,说了几个邻村贫困户种植大棚脱贫增收的例子,建议他承包一座大棚种蔬菜。

“我试试看。”苏来曼被展邦助说动了。2016年,他在村里搞起了大棚种植,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不少。

“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展邦助说,“最怕因懒致贫,只要贫困群众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干劲,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近几天,展邦助格外忙碌,因为这几个月乡里建立的4个农机合作社要合并为2个,增加18台农机合作社配套设备,并对要在合作社就业的新一批村民进行岗前培训。“18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展邦助说。

在展邦助的带领下,过去两年里,阿拉力乡1312户5565人成功脱贫,5个贫困村整村退出。

(韩沁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