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夏收加快推进 藏粮于技提高粮食产能

   农业农村部今天发布消息说,全国夏粮收获过三成,收获小麦超过一亿亩。精细化的种植,直接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老庄稼把式于天民告诉记者,他丰收的秘诀就是及时使用国家推广的高产技术。

全国夏收加快推进 藏粮于技提高粮食产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06-04 2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农业农村部今天发布消息说,全国夏粮收获过三成,收获小麦超过一亿亩。麦收时节,央视记者在多个农业大省采访时发现,当地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西南麦区、湖北麦收已基本结束,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麦收正加快推进。

央视记者 刘成:这里是河南省许昌市的下寨村,村里的1000多亩小麦都采用了精量播种和深耕深松等高产技术。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刚刚收割完的麦田,行距非常均匀,基本上都在一手掌左右。

精细化的种植,直接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老庄稼把式于天民告诉记者,他丰收的秘诀就是及时使用国家推广的高产技术。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种粮大户 于天民:这麦子长得多好,深耕得好,土松了,它(根)扎得深,再一个是配方施肥,今年的产量能打630公斤,比去年能多打100斤。

为有效增强表层土壤肥力,今年,全国深耕深松面积超过1.4亿亩。同时,农机装备水平也持续提升,预计今年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率达到96%以上,同比提高两个百分点。

央视记者 施韶宇:我现在是在山东省泗水县的麦收现场,和其它的小米联合收割机不同,这台收割机是无人驾驶收割机,依靠机器上的自动驾驶作业系统,提前设定好作业路线和作业面积,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收割作业。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化收割机不仅省工省时,还大大降低了机收的损耗。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种粮大户 张理强:小麦的损失率能减少到1.5%以内,实现颗粒归仓。现在种地基本上是全程机械化,保守估计也比人工节省成本50%以上。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绿色生产技术也在主产区加快推广。今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新增2000万亩。

央视记者 陈博:今年,河北衡水景县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5万亩。在我所在的彭村,可以看到,每隔15米,就有这样一个喷灌水管,每亩可以节水30%左右,由于喷灌均匀,每亩产量还能提升5%。

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同时,国家还选育了9个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种,今年,河北全省节水小麦品种面积达到60%左右。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志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高志清:现在我们基地主要种的节水的品种是衡4399,一般情况浇一水,能在1000斤左右,今年的小麦产量相当乐观,今年基本上在1200斤左右。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尽管产量只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5,但对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今年预计全国将有1600多万台农机参加夏收、夏种、夏管,农业农村部提醒各地组织好农机调度,实现夏粮丰收到手。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