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中华近端阳——北京世园会中国国家馆日走笔

花团锦簇、绿意涌动。6日上午,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亮相北京世园会。近千名中外嘉宾,齐聚传统佳节端午节到来之际的北京世园会园区,感受湖光山色中的中华文化艺术精粹。

园艺中华近端阳——北京世园会中国国家馆日走笔

来源:新华网 2019-06-07 10: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园艺中华近端阳——北京世园会中国国家馆日走笔

新华社记者胡璐、陈炜伟、魏梦佳

花团锦簇、绿意涌动。6日上午,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亮相北京世园会。近千名中外嘉宾,齐聚传统佳节端午节到来之际的北京世园会园区,感受湖光山色中的中华文化艺术精粹。

走进北京世园会园区,远远能看到呈半圆形环抱之势的中国馆静静地坐落在五彩梯田里。简洁大气的外表下,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园艺精华汇聚、浓缩于此。

作为展示中国园艺的主要展馆,中国馆繁花似锦、绿意盎然,31个省区市的特有植物、园艺文化和先进科技集中呈现,展现出中华园艺发展的勃勃生机。

北京展区由北京特色木本春花植物玉兰、海棠、牡丹等营造“玉堂富贵”的主景观,表达了“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家和景秀”的寓意。其间用到的不同花期调控技术均源于世界上最早的花卉促成栽培技术之一——煻花技艺。还有很香、抗寒的北京自育月季新品种,以及在平原地区绽放的“稀世之花”——绿绒蒿等,美不胜收。

“我们展区有100多种植物参加展示,基本都是浙江特有植物,也专门请了10个花艺师进行养护。还有十几件插花花艺作品,每隔一个礼拜到十天就进行换展。”浙江省花卉协会办公室主任马平说,希望借此契机展现浙江绿水青山、花卉产业富民的成果,让人们看到美丽的浙江大花园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感受到不仅要有好的生态环境,也要有各种美丽的花卉产品点缀生活。

云南展区用多种颜色的花卉拼扎起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黑龙江展区不仅展示了一只巨大的灵芝,还通过各种稻穗等展示出“中华大粮仓”的意境;安徽展区的银缕梅盆景、广西的金花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彩色马蹄莲等,也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欣赏。

其实,比地方展示更能触及心灵的,是穿越千年而来的文化气息,是古今中外的人们对自然美好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在这里,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经过现代科技手段重新焕发光彩。《诗经》中的植物及其标本,以蓝色永生苔藓及动态光影呈现的《千里江山图》,绮丽影像《十八学士图》和圆明园盛景……在美轮美奂的光影变换中,游客感受着枝叶轻拂与花鸟呼吸的律动,这一刻,赞叹从心底升起。

截至6月5日,北京世园会累计接待游客189.47万人次,中国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植物馆等“四馆”累计参观470.8万人次,其中中国馆最受欢迎,累计参观143.4万人次。

6月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此,北京世园会园区内6日还开展了第十一届北京端午文化节的一系列精彩活动。在永宁阁南广场,包粽子、制香包、编五彩绳、植物画等端午传统互动及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游客们驻足参与,领略园艺魅力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胡璐、陈炜伟、魏梦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