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航拍迪庆:基层党建结硕果 “感恩连”红遍藏区

迪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于滇、川、藏三地结合部,全州有21个村位于省级边界,边界线长达743公里。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这是“感恩连”的发源地。

【边疆党旗红】航拍迪庆:基层党建结硕果 “感恩连”红遍藏区

来源:光明网 2019-06-08 20: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航拍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光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赵清建 张瑜)迪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于滇、川、藏三地结合部,全州有21个村位于省级边界,边界线长达743公里。这里民族文化多元,有以藏族为主的25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8.8%,而且多宗教并存。在党的十九大后,迪庆被列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各方面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感恩党的意识不断增强。感恩连,便是云南迪庆基层党建工作结出的硕果。

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这是“感恩连”的发源地。2017年5月,泽通村38户贫困户党员自发组成了“精准扶贫感恩连”,他们结合自己生活变化来宣讲党的恩情,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宣传党的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扶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解决实际困难,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向上向善,感染带领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们的做法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此后,“感恩连”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迪庆藏区各地不断涌现。

航拍香格里拉市五境乡霞珠村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在香格里拉市五境乡霞珠村,感恩连分片区开展活动,帮助因病因残缺劳动力家庭以及五保户干农活、拾柴火、整理内务,解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感恩连更加懂得困难群众需要什么,需要帮扶什么,除了在物质上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在精神上给予慰藉,在村组营造一股浓浓乡情,让家乡更有人情味,留住人们的乡愁。

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仓觉村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在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仓觉村,感恩连面对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洪峰过境无所畏惧,协助进行人员财产转移安置;洪峰过境后,积极帮助受灾户恢复重建,并对江岸路沿垃圾进行清理,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在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感恩连组织了一支女子护林队,十几年如一日义务巡山护林,禁止乱砍滥伐,提出并践行了每户每年种三棵树、用木瓜树代替木栅栏、间歇性进行林下资源采摘、使用替代能源建设等倡议,如今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已达98.2%,每年林下资源收入超过40万元。

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在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感恩连利用田间地头、火塘院坝拉家常等时机,讲变化看发展、讲实惠聚人心,用身边鲜活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在节日期间通过编排演出小品“阿夷爬脱贫”等,教育大家克服“等靠要”思想,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感恩连成员都来自群众,宣传方式更接近地气,更贴近群众生活,宣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能够引起群众反思,在左邻右舍朝夕相处的环境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群众落后观念,鼓励身处困难群众坚定战胜贫困脱贫致富的信念,共同走上致富路。

  德钦县奔子栏镇玉杰村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在德钦县奔子栏镇玉杰村,感恩连“巾帼感恩队”秉承“一手托两家,妇女与国家”的理念,通过红白事集中相帮、建微信群等方式交流孝老爱幼、勤俭持家、内务整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开展“四美四净四提升”和文明卫生评比工作,涌现出思那拉姆为代表的一批勤劳善良的家庭主妇,该村的尼顶村民小组也在2017年1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赵清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