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子弟多牺牲 红34师血染湘江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跳崖被救幸存的韩伟之子韩京京,不久前来到清流林畲镇毛泽东旧居,追寻红军当年的足迹,回忆父辈英勇无畏的故事。长征精神回荡在闽西山川之间,激励后人坚定信仰,无畏前行。

闽西子弟多牺牲 红34师血染湘江

来源:央视网 2019-06-21 14: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6月20日,再走长征路第10天。

福建清流

清流苏区始创于1930年,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中就曾提到过清流。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如梦令·元旦》是毛泽东在挺进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取得胜利后填的一首词,描绘了风展红旗如画的革命前景。诗词中所提的地名,包括了宁化、清流和归化。

这里是清流县林畲镇,这栋民居始建于清朝的光绪年间,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堂名“诒燕第”。在1930年1月毛泽东曾经在这里短暂地居住,这里也成为了福建保留最完好的毛泽东旧居之一,之后各路红军以及地方红色武装,把这里当做战地指挥机关,并且发挥了很好的红色堡垒作用。

当年,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抵达清流林畲。在这里,组织部队修整、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纲领,发动群众,播下了清流人民的革命火种。

在这所旧居的房屋墙壁上,留有一条红军标语“ 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落款是红军七师一团。据考证,这条标语写于1932年下半年。红军七师一团当时属于福建军区独立七师,后来和其他部队一同整编为红34师。这是闽西人民铭记在心的一支英雄部队。

红34师是红军整个长征战斗序列中的全军总后位,铁血后卫,湘江一战,红34师为了掩护主力红军渡江西行,在湘江东岸与国民党军队血战,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自己断肠而死,政委程翠林火线战死,只有100团的团长韩伟在弹尽粮绝后跳崖被当地瑶民救起,成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战役,也是长征中壮烈、关键的一仗。绝大部分由闽西子弟组成的红34师,近6000人几乎全员壮烈牺牲,他们因此被称为“绝命后卫师”。

跳崖被救幸存的韩伟之子韩京京,不久前来到清流林畲镇毛泽东旧居,追寻红军当年的足迹,回忆父辈英勇无畏的故事。

1934年12月,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突围时腹部中弹,重伤被俘,在押送途中,他自己撕开伤口,用力绞断肠子,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

英雄红军的故事,流传在闽西大地。在主力红军长征后,清流苏区在失去主力红军依托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斗争了近两个月。后来又与闽赣、闽西等地方红色武装并肩作战,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拖住了国民党大量有生力量,极大减轻了北上红军的压力。

闽西人民以自己的重大牺牲为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他们的姓名很多甚至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勋永世长存。长征精神回荡在闽西山川之间,激励后人坚定信仰,无畏前行。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