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艰辛 走向胜利(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7月3日,记者沿着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再走长征路。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转移到了广西桂林资源县境内的油榨坪,计划休整几天再去湘西,但蒋介石在湘桂边界布下重兵,企图将红军彻底消灭。

经历艰辛 走向胜利(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7-05 08: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3日,记者沿着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再走长征路。  本报记者 刘书文摄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陆定一在《老山界》一文中详细记录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形。来到红军长征途经的老山界,群山连绵,山峰陡峭。虽然战火早已远去,依然可以寻到当年红军留下的印迹。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转移到了广西桂林资源县境内的油榨坪,计划休整几天再去湘西,但蒋介石在湘桂边界布下重兵,企图将红军彻底消灭。

“12月3日,中革军委发出命令,决定继续西进,摆脱敌人。12月4日至8日,中革军委一、二纵队和红五、红八军团分三路翻越老山界,经龙潭江、过雷公岩、翻越百步陡、到达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的塘洞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农丕泽介绍,三路部队会合后,继续向湘黔边界前进。

中央纵队于4日傍晚到达山脚,连夜翻爬老山界,山路狭窄湿滑,山雾时起时落,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悬崖峭壁。兴安县委党史办公室原主任罗基富说,尽管条件艰苦,红军将士们依旧信念坚定。

兴安县融媒体中心主任赵时斌的外公陈儒富当年曾给红军提供食物和杂货,“山上海拔1800多米,冬天夜里非常冷。外公说,红军战士虽穿得单薄,却个个斗志昂扬,而且他们非常讲纪律,买东西全都付了钱”。

高山虽陡,却愈发坚定了红军战胜困难的决心。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黄利明说,“红军忍受住饥饿和疲惫,扛住了牺牲的痛苦,革命从此一步步走向胜利。”

85年后的今天,记者再走“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雨滴渐密,山路崎岖,鞋子沾满泥泞,脚步变得沉重,雨水夹杂汗水,浸透了衣服。有人被路边伸出的树枝划出伤痕,有人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滑倒……

“今天再走这段路,我体会到了长征的艰辛和伟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许大为说。广西日报记者巫美桥红感叹:“红军战士突破自我,一路向前,最终迎来了曙光。”

崇山峻岭见证了红军一往无前的坚定,也见证了后人沿着先辈足迹继续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红军在异常艰苦的战斗环境中,还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我们要继承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兴安县委宣传部部长庄慧琼说。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