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滩羊牌 全村发羊财”——探访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滩羊养殖基地

7月4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网络媒体行来到宁夏盐池县。在发展滩羊产业的同时,刘相庄自然村还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杜绝偷牧,加大禁牧,优化生态,营造绿色草原,为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打好滩羊牌 全村发羊财”——探访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滩羊养殖基地

来源:央广网 2019-07-05 11: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宁夏盐池县滩羊(央广网记者 母晨静 摄)

央广网吴忠7月5日消息(记者母晨静)7月4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网络媒体行来到宁夏盐池县。该县位于宁夏东部,周边分布着大小20余个天然盐湖,是宁夏滩羊的集中产区。

金融扶贫项目示范村曾记畔村(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媒体团首先到达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支书朱玉国详细介绍了曾记畔村的脱贫情况。曾记畔村全村总面积45.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41户20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6户576人。现有耕地2.6万亩、草原4.8万亩。

曾记畔村村支书朱玉国介绍脱贫情况(央广网记者 母晨静 摄)

2014年,曾记畔村创新“项目捆绑”模式,将“双到户”人均2000元的扶持资金注入到互助社。通过“千村信贷”“项目捆绑”等金融创新提高了贫困户入社率,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曾记畔村52岁的鲁永胜在2014年成功申请了5万元贷款,买了100多只羊。如今家里养殖的滩羊总量达300多只,年收入从2014年之前的1000多元增至十几万元。

鲁永胜与自家滩羊的合影(央广网记者 母晨静 摄)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坚持走“依托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路子,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则,全面落实县委、政府“1+4+x”产业扶持政策,打造以滩羊为主导,小杂粮、中药材、牧草为支撑和以滩鸡、土猪养殖等多种经营为辅助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贷款支撑,实现了产业发展支持“全覆盖”,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盐池县盛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央广网记者 母晨静 摄 )

随后,媒体团又抵达了荣获“全县滩羊养殖示范村”称号的王乐井乡刘相庄自然村。目前,该村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园区一个、标准化养殖暖棚115座,成立盛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牛记圈村滩羊协会,培育养殖大户29户。2018年全县滩羊饲养量315万只,出栏180万只,产肉2.7万吨,外销约8800吨,远销26个省区40个大中城市,设有销售店(点)226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滩羊产业已成为农户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

羊舍里成群结队的滩羊(央广网记者 母晨静 摄 )

  合作社中建有滩羊防疫室(央广网记者 母晨静 摄)

刘相庄自然村围绕打造一村一品草畜产业示范村的发展目标,按照“兴产业、求发展、带民富”的工作思路,逐渐探索出“支部+协会+养殖园区+党员+农户”的“5+”模式。为增加无产业贫困户收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引资8万元,按照“集体入股、合作经营、收益入村、农户增收”的方式,实行注资入股盛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年集体收益9600元,为15户贫困户户均补助500元。实现了三赢:合作社扩规、村集体收益、贫困户增收。在发展滩羊产业的同时,刘相庄自然村还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杜绝偷牧,加大禁牧,优化生态,营造绿色草原,为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母晨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