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7月5号,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央视网 2019-07-06 12: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7月5号,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第一期项目所在的江苏盐城黄海湿地有超过680种脊椎动物和500多种无脊椎动物,包括415种鸟类。这里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迁徙候鸟勺嘴鹬、小青脚鹬的存活依赖地,也是我国丹顶鹤的最大越冬地。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肯定了该项目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和中国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一致同意将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 月30号至7月10号在阿塞拜疆举行,我国“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良渚古城遗址”参加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7月5号为本届遗产大会的首个新申报遗产项目审议日,6号还将对我国 “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进行评估。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