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新疆,岂容格史曼之流信口雌黄?

李洋:新疆,岂容格史曼之流信口雌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7-07 19: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上周五是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十周年。《华盛顿邮报》在周四精心策划的一篇纪念“7·5”事件的署名言论文章,今天才读到,但读完只让我觉得,人类的良知和道德,在十年后再一次被此文作者“打砸抢烧”了一次。

美国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主席卡尔·格史曼(Carl Gershman)先生在这篇不到两页纸的文章中并未展现出逻辑与洞见,反而让自己的傲慢与无知尽人皆知。

格史曼先生开宗明义,把“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称为“抗议游行”(protest march),并美其名曰“维族人民的抗争”(the struggle of the Uighur people)。好一副为民请命的崇高“人设”!

也许你我对“抗议游行”的定义不同,但不知你在写作前是否做过功课。这次事件共造成包括维族同胞在内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犯罪分子是少数人,他们都得了法律的严惩。他们无差别的打砸抢烧行为使他们成为全社会的公敌。

格史曼先生对这些只字不提,是不知道,不愿说,还是不能说?

格史曼先生有一点把握地非常好,那就是西方读者普遍对新疆了解不多。这也就给了你信口雌黄的自由吧。

在文章中,你堂而皇之地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种军民合一的戍边体制是毛泽东在1954年创立的。其实,类似的戍边做法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就开始了,而且是很多朝代中央政府的共同选择。戍边者不仅带来了武器,更带来先进的技术,生产资料,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民族在这2000多年内繁荣兴盛。戍边保护了边境安定,促进了生产发展。

这一史实也在一个侧面强有力地佐证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而非像格史曼先生那样一口一个“东突厥斯坦”。

兵团绝非像格史曼先生说的那样侵占维族人的土地和房屋。兵团耕地只占新疆面积的4%,绝大多数在边境地区,或者是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下开垦出来的。格史曼现实几句话就把2000年历史的一个成功的多赢制度变成了60多年来中国畸形军统新疆的把柄,不得不佩服你“泼脏水”的能力。

更可笑的是,格史曼先生仿佛为了显示自己对新疆的了解,列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活动。本来是一个在自愿基础上的促进民族交流和相互了解,增进民族间友谊的好事,在你的笔下却成了:引入100万外来人口,多数是汉人,抢占了维族人的房子(occupy uighur homes)还要来给维族人“灌输和实施监控”(indoctrination and surveillance)的暴政行为。再次,不得不佩服作者编造谎言和主观臆测的能力。

中国法治虽不健全,但还没有发展到100万人可以公然去抢占他人房产的地步。《华盛顿邮报》作为主流美国媒体,读者的媒介素养真到了这个段位吗?

如果这些料还不够猛,那么格史曼先生接下来的比喻就有些下作了。你把中国的新疆政策比成看不到“子弹和毒气”(bullets and gas)的类似纳粹对600万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一样的民族灭绝政策,暗示新疆是维族人的人间地狱。

但事实是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新疆经济五年内增长了40%;维族人口十年内从900多万增长到1200多万;维族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活动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去年到访新疆的中外游客达到1.5亿人次,是新疆人口的六倍;新疆与一带一路多个国家的人文与经贸往来不断加深。

格史曼先生,这就是你所谓的“种族灭绝”政策带来的地狱的模样吗?

不知道《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方针是什么,底线在哪里?如果这种罔顾事实,煽动民族间仇恨的文章也要享受言论自由的待遇,那么也难怪现在白宫的主人对你们的报道不屑一顾。

格史曼先生,你也算耶鲁大学的高材生,有头有脸儿,美国民主基金会的主席,70多岁的人了。你也曾在里根时代作为美国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代表工作了多年(可惜你的祖国现在已经退出了这一人权组织了)。耶鲁校徽上镌刻着“光明与真理”的训诫,你应该不会忘吧。试问,你的文章带给读者的是“光明”还是“黑暗”,是“真理”还是“谎言”?知情权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你的文章是在保护读者的人权,还是在侵犯读者的人权?

新疆的人权是中国人民靠踏踏实实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来的,绝不是你这种“嘴炮”靠信口雌黄胡诌出来的。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将于7月8日第八版见报的评论文章)

(李 洋)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