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力量 新时代之魂】敢闯敢干、创业创新的“深圳精神”

一座用时37个月落成的53层大楼,就坐落在深圳人民南路北端,名叫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1985年,它建造时三天一层楼的惊人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  和他一样,越来越多的创新型青年将深圳视为创业的首选城市,在深港青年梦工场里,随处可见聚精会神研发项目的年轻人。

【精神的力量 新时代之魂】敢闯敢干、创业创新的“深圳精神”

来源:央视网 2019-08-08 16: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一座用时37个月落成的53层大楼,就坐落在深圳人民南路北端,名叫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1985年,它建造时三天一层楼的惊人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

当年三天一层楼的发展速度,只是敢闯敢拼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一个缩影,此后,深圳又创下了众多全国第一。其中,平均三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的“前海模式”广为人知。

从三天一层楼到三天一项制度创新,深圳这座先锋之城已经成为创新新高地。通过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激发了敢闯敢干、创业创新的独特“深圳精神”。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王莉莉 摄)

三天一项制度创新成果的“前海模式”

1978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掀开大幕。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

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深圳从一座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型城市。

在深圳所有的改革发展探索中,2012年之前还是一片滩涂的深圳前海改革发展极具代表意义。短短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并以聚焦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平均3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创造了创新发展的“前海模式”。

采访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表示,2018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2549.5亿元,增长25.6%;实现税收收入445.94亿元,同比增长30.3%。2019年1至6月,共推出制度创新成果48项,累计成果数达到462项,其中4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9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22项在全市复制推广。

截止到2019年5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达到17.36万家,注册资本达到95459.28亿元。未来,前海将建设成为港资企业的聚集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区,切实扩大香港服务业发展空间,为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发挥杠杆作用。此外,前海将聚集国际高端金融资源,打造具有创新活力的世界金融中心,成为深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

用科技创新成就梦想

  作为深圳前海新一代创业者,林场彬正在介绍研发的科技产品。(王莉莉 摄)

作为参与前海发展的见证者,今年27岁的林场彬已经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里创业了2年。就在这几天,由他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废纸回收机成功上市,目前已在深圳投放了50台。

对林场彬来说,项目的落地完成,不仅打破了传统废纸回收模式,更是有效解决了废纸回收环节多、效率低这一难题。“每台机器每月可回收一吨废纸,市民将废纸进行投放后,机器会根据当地废纸的相关回收价将所投递的垃圾折合成人民币返现到投放用户的微信账户中。”

和他一样,越来越多的创新型青年将深圳视为创业的首选城市,在深港青年梦工场里,随处可见聚精会神研发项目的年轻人。

两年前,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计算机博士姚刚来到“梦工场”,并研发了一款集合了无人机+通信+全息投影技术的产品。姚刚说,国内有很多创业基地,但吸引他来前海的原因是这里国际一流的创业资源、优惠政策和创业氛围。

“在前海创业,我们每位创业者的个人梦想都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用科技创新成就梦想。”姚刚说。

在深港青年梦工场里,吸引了很多像林场彬、姚刚一样拥有创业梦想的创新青年。截至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为港澳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000个,接待来访考察交流的港澳台青年超3万人次;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88个,其中港澳团队190个。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