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广东:跨珠江口大桥见证70年巨变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创造了一系列的发展奇迹,令世界瞩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再复杂的桥,我们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下,有办法有能力把它建起来。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广东:跨珠江口大桥见证70年巨变

来源:央广网 2019-08-20 15: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创造了一系列的发展奇迹,令世界瞩目。今天,我们一起穿越三座跨越珠江口的大桥,见证7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桥上,往返两岸车流如织,桥下,狮子洋航道船来船往。这是被称为“全国最繁忙高速路段”——虎门大桥普通的一天。全程参与大桥建设的李彦兵回忆,90年代,由于缺乏先进装备,这座现代化大桥建设过程可谓“原始”。

李彦兵:混凝土的砂石水泥都是工人用斗车一斗一斗运送的,每一车过磅,非常缓慢。所以当时我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建成了这么一个现代化的桥梁。

然而珠三角发展之快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昔日被当做是超前设计的双向四车道也不够用了。于是,南沙大桥应运而生。这一次,没有人山人海的施工场面,取而代之的是全智能化的国产建桥设备。被称为悬索桥的生命线的主缆高强度钢丝长期受国外技术垄断,大桥建设者们拍板——自己研发自己造。

李彦兵:所以好几家厂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工艺上面还有点不一样,那么生产钢丝生产锁骨整个产业链就全部动起来了。

而在更加宽广的珠江口下游,一座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将粤港澳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全球最繁忙的海域之一,建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一个个没有经验、只能创新的难题考验着桥梁追梦人。在桥梁人工岛和隧道建设领域,港珠澳大桥获得的专利超过1000项,达到世界级水平。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再复杂的桥,我们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下,有办法有能力把它建起来。

如今,更多桥梁建设者们又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梦想穿梭在南粤大地,也见证了不断超越的“广东速度”和中国的创新奇迹。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