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考察调研。从北京出发,首站即到敦煌。这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恰好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千百年来,世界文明在这里交融互鉴,孕育出盛大辉煌、流经千年的文化奇迹。
2013年,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化文明的力量虽然貌似“看不见”,但实际上是合作发展的基础就在于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和相互包容。推动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与其他文化、其他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
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至2018年,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108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极大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文明对话。
上个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日报网承办的“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敦煌是重要一站。作为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敦煌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化兼容并包恢弘气度的突出象征。历史上,敦煌荟萃各大文明艺术之精华,其代表性文化遗址莫高窟正是古代国际文化交流的结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今天,敦煌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放文化异彩,抓住机遇搭建起助力不同文明交流的新平台。
世界文明是多元化的,多元文明如何共处?敦煌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答案”。西方的理念、制度、政策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面对纷繁复杂、挑战层出不穷的国际形势,西方人向来推崇斗争学说、霸道理论,甚至还有美国学者、官员提出“文明冲突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抱持文明冲突的理论和政策带给人类的只有灾难。正如总书记在2019年5月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所说,“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追求天下太平、人类大同。人类只有在守望相助中才能共存、共同发展。共处在同一个世界的所有国家,无论是大国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抑或实行不同制度、走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都需要互相依赖、同舟共济。敦煌文化代表的多彩、平等、包容的观念,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传统理念,为应对当前人类社会的种种痼疾、挑战,具有重要启示。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近日,总书记前往敦煌实地调研再次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以说,讲好敦煌故事,可以更好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方成其大,也更好彰显“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开放之路、文明之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