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地方行】甘南州:因地制宜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9月17日—18日,“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线下走访活动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作为甘肃省的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当地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牧民们的生活。

【脱贫攻坚地方行】甘南州:因地制宜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19 1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9月19日电(记者 徐锟)9月17日—18日,“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线下走访活动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作为甘肃省的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当地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牧民们的生活。

易地搬迁:告别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记者跟随采访团首先到达甘南州碌曲县。碌曲在藏语中意为“洮河”,洮河为黄河上游较大的支流,遍及碌曲全县,这条河流滋养着碌曲39.4万公顷的草场。在这个镇生活的人多数从事着放牧相关工作。

(中国甘肃网任磊/摄)

由于交通十分闭塞,碌曲县郎木寺镇波海村成为郎木寺镇唯一一个贫困村。该村正在通过易地搬迁建设生态文明村和发展畜牧产业来摆脱贫困。

甲央西拉向记者讲述脱贫过程(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村民甲央西拉一家曾过着典型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家中两个孩子的上学成了难题,甲央西拉要骑着一个多小时的摩托走山路接送孩子,山高路远,冬天天气寒冷,接送孩子更让他头疼。2018年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甲央西拉一家住进了约99㎡新房。定居后,甲央西拉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住房环境、交通以及医疗教育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节省了之前的交通费还有了些额外的收入。在放牧之余,甲央西拉还偶尔参与村上的工程,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谈及现在的生活,甲央西拉总是面带笑容,在记者团临行之际,甲央西拉还表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如果孩子争气的话,他一定会供孩子读完大学!

甲央西拉站在新房前(光明网记者张雯/摄)

发展旅游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记者团一行还去了尕海镇尕秀村和西仓镇贡去乎村,两个村子依托当地独特的民族特色发展旅游业,成立了藏家乐、牧家乐旅游专业合作社,让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同时,腰包也鼓起来。

(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2017年尕秀村被评为3A级的旅游示范村,据尕秀村工作组副组长石向阳介绍,以前的尕秀村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牛羊乱跑。如今的尕秀村已经实现人畜分离,已然鲜花遍地。

尕秀村景色(光明网记者张雯/摄)

村民的生活环境变好了,收入也增长了。2018年,尕海镇尕秀村和西仓镇贡去乎村全都实现了全村脱贫。部分村民还购置了小汽车,自驾外出旅游。

贡去乎村改造前的房屋(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如今干净整洁的贡去乎村(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发展乳品企业:依托资源,物尽其用

18日,记者跟随记者团辗转至合作市,走进了甘南州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有25年历史,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奶资源,生产多元化的牦牛乳系列产品,成为了甘南州第一家出口创汇企业,产品远销欧洲等地。

(中国甘肃网任磊/摄)

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曲拉”抽样(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通过与华羚乳品签订鲜奶、曲拉收购协议的方式,农牧民也提高了收入。附近夏河县村民贡保才让和旦知贡保就是和华羚乳品签订协议的经销商。他们从村民手中收购曲拉卖给华羚乳品已经15年了,当天他们送来的一千斤曲拉可为他们带来四、五百元的毛利。去年二人通过经销“曲拉”均盈利一万多元。据介绍,华羚乳品成功带动牧户10.6万户53万人,累计解决就业岗位1800多个,稳定地增加了广大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村民贡保才让(左)、旦知贡保(中国日报网记者徐锟/摄)

农牧民们生活都在逐渐改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也反映着当地脱贫攻坚的决心与成效。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当地农牧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徐锟)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