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11日电(记者 许聃)长沙市雨花区的圭塘河发源于跳马镇石燕湖水库,全长约28.3公里,流域面积125 km2,纳污面积约450 km2,周边居民约200万,在黎托乡花桥村汇入浏阳河,是浏阳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长沙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城市内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排入河,导致圭塘河水质持续恶化,多处水质长期为劣V类,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等。
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羽燕湖自然景观。
近年来,雨花区政府始终依照“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6+治河模式”(理念创新—系统治理+精准治污、体制创新—九龙治水+一龙统筹、机制创新—政府河长+民间河长、模式创新—生态整治+产业融合、技术创新—中国智慧+德国技术、投融资创新—平台融资+市场化运作),全力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拆违控违、引水工程、生态景观建设逐个落实。目前,圭塘河流域沿线排口已全截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五个生态景观带已完成建设(景观区一期、景观区二期、景观区三期、经开区段景观工程、圭塘河生态引水工程),共约12公里。
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景观二期工程。
据有关治污负责人介绍,截污是圭塘河治理环节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雨花区在截污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整个圭塘河沿线28.3公里有4600亩绿地。雨花区用了五年的时间,拆除了将近200万平米的违章建筑。这就意味着,在整条圭塘河的沿线,除了对红星大市场的部分做了整体搬迁处理,其他的违章建筑或是作坊全部被雨花区拆除了。这个尝试力度在整体治理中是最大的,同时它所起到的改善成效也是最明显的。沿河两岸的违章的作坊被全部拆除了,从源头上截断了污染源。
在污染源全部被截断之后,雨花区在河湖水质自身修复能力提升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首先雨花区引进了在全国范围内多种多样的对水质改善有利的新技术,在圭塘河治理中进行尝试。拿圭塘河二期景观工程中的羽燕湖来说,这里是湖南省第一个引入碳和水微生物治理的水域。在经过试验之后发现碳和水微生物只适用于静态湖泊治理,而不适用于河流。因为在将微生物投放进水域中之后,一旦遇到雨季,动态流域中的微生物就会被冲走。因此,雨花区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尝试之后,圭塘河的下游引进了一个新的技术设备,在河岸边摆放微生物活化设备。在这一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微生物投放之后被冲走的问题。
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民间河长巡河。
治水是一项大工程、是一场群众战,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在落实政府“河长制”的基础上,引导民间组织在圭塘河设立了青少年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和绿伞卫士研学旅行基地,协助政府开展一系列环境保护及水治理主题活动。成立圭塘河民间河长“红黄蓝”护卫营,政府主导与社会监督双管齐下,“双河长制”逐渐走向制度化,雨花区全民治河氛围浓厚。
“圭塘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河流保护与治理,让人能够在绿树青草、清水碧波、鸟语花香的城市里 “诗意地栖居”。如今,圭塘河重焕美丽与生机,小鱼嬉戏,白鹭栖息,水清岸绿,游人如织。当年“臭水沟”已成“景观带”和“经济带”。圭塘河黑臭水体治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满意率高达100%。
(许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