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至诚报国点亮价值追求明灯

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走了,不留财产、遗体、墓碑,走得干干净净、坦坦荡荡。“布衣院士”卢永根用坚实行动书写至诚报国,为新时代奋斗者点亮了价值追求的明灯。

用至诚报国点亮价值追求明灯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2019-11-23 16: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走了,不留财产、遗体、墓碑,走得干干净净、坦坦荡荡。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追授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至诚报国,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布衣院士”卢永根用坚实行动书写至诚报国,为新时代奋斗者点亮了价值追求的明灯。

以报国为志。“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生于兵荒马乱之际,年少时目睹日寇暴行,卢永根对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加殷切的期盼。他无数次说,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他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卢永根曾三次到国外探亲和访学,在异国丰厚的物质生活面前,他选择学成归国、报效国家。

以报国为业。“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卢院士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品质,把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以报国为荣。“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从捐出全部积蓄设立教育基金,到办理遗体捐献手续,无一不彰显着卢永根的爱党情、爱国情。卢永根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他们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经陪伴他们半个多世纪了。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卢永根始终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我们要学习卢永根永葆初心、至诚报国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把报国之志融入本职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向秋)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