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至211.97万亩,袁隆平团队“三一工程”喜获丰收

4日,记者从在长沙召开的“三一工程”总结会上获悉,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牵头主持的该工程,今年赢得“大满贯”。特别是今年,工程在益阳赫山区、常德临澧县新启动了“双季超级杂交稻模式、超级杂交稻+再生季模式、超级杂交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万亩综合示范片。

技术推广至211.97万亩,袁隆平团队“三一工程”喜获丰收

来源:科技日报 2019-12-05 17: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建武 黄思娣

4日,记者从在长沙召开的“三一工程”总结会上获悉,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牵头主持的该工程,今年赢得“大满贯”。其中,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种植模式在该省县市建立12个示范基地,实施核心示范面积3.26万亩,除一基地受灾害影响外,11个基地均达周年1200公斤产量目标,并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17.44万亩。临澧县双季超级稻平均亩产1365公斤,更创下我国长江中游双季水稻单产新高。

2018年,湖南启动“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即“三一工程”)。今年,团队在袁隆平指导下,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及有关示范基地等30多家单位,在全省32个县市示范基地开展攻关。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态”于一体的技术策略,在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超级杂交中稻+马铃薯、春玉米+一季优质超级杂交晚稻、优质超级杂交稻+养殖(鱼虾等)等5种不同种植(养)模式示范中成效显著,共计实施核心示范区总面积16.72353万亩,技术辐射带动总面积超211.97万亩。

特别是今年,工程在益阳赫山区、常德临澧县新启动了“双季超级杂交稻模式、超级杂交稻+再生季模式、超级杂交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万亩综合示范片。其中,常德临澧县“双超”模式两季均亩产1365公斤,亩增粮食602.7公斤,两季肥料减量达10%,农药减量超过60%,亩平增效1354元。“一季+再生”模式,两季均亩产1207.9公斤,亩增粮食695.9公斤,两季减肥10%,农药减量50%,亩平增效1330元。“稻田+”模式水稻平均亩产635公斤,较前3年平均水平亩增225公斤,亩平增效600元。

(俞慧友)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