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澳门回归20年 青年学子有话说

12月20日即将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日报网采访了六位来自澳门的青年学生。他们在内地学习生活感受如何?澳门回归后感受到什么变化?对祖国和澳门的未来有哪些期待?戳视频,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视频 | 澳门回归20年 青年学子有话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19 0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20日即将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日报网采访了六位来自澳门的青年学生。他们在内地学习生活感受如何?澳门回归后感受到什么变化?对祖国和澳门的未来有哪些期待?戳视频,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郭永德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来到内地读书已经12年了。澳门回归时,他正读小学五年级。他说,在一个小学生看来,回归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在学校里开始升国旗、唱国歌了。回忆起澳门回归时的情景,他表示,当时还自发去迎接驻澳部队,看到解放军战士们的飒爽英姿,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倍感自豪。

廖伟骏也是清华大学的澳门学生,1994年出生的他已经在攻读数学博士了。他说,虽然来内地读书是从本科开始,但从小就常去珠海游玩,所以对内地并不陌生。他表示,近几年来,澳门按照五年发展规划,发展文创、会展等产业,让澳门人看到澳门实实在在的改变。他希望将来能回到粤港澳大湾区,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为大湾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劳浩民在清华大学药学系就读。他说,澳门学生应该作为内地学生和港澳台同胞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希望澳门在未来能够吸引来自各地的人才。他表示未来想回到澳门从事中医药产业相关的工作。目前外国人对中医药不是非常了解,希望未来澳门能够借助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将中医药推向国际,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唐嘉键在清华读书两年多了,他感到内地大学的资源和教学水平都很好。他说,保送生制度对于澳门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他也从中感受到国家对澳门学生的关照。他表示,澳门回归后,经济发展迅速,民生改善显著,医疗补贴、十五年义务教育、现金分享计划等都惠及澳门人的日常生活。他希望未来澳门能够走上更为产业多元化的道路。

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林媛表示,在20年里,澳门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改善民生,让澳门人分享旅游业、博彩业等经济发展成果。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澳门能够更方便地同香港和广东的内地城市进行交流和沟通,澳门轻轨氹仔线也在近期投入运营,这些都使澳门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为澳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愿景。

在对外经贸大学就读的刘淑仪来到内地只有短短几个月。她说,来内地读书是想“跳出舒适圈”,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同时也想在北京这个“全国最核心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发展机遇。她表示,在今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看到澳门被归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感受到国家对澳门的肯定,也期待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落实到澳门。

拍摄:王晗 赖旸(实习) 吕佳珊

剪辑:徐锟 荣合清(实习)

文案:王晗

编辑:王辉 周凤梅

中国日报网 出品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