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期待“一带一路”合作为世界传递更多信心和力量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发达国家就国际发展合作投入的资金并不少,但效果有限。

中外人士:期待“一带一路”合作为世界传递更多信心和力量

来源:新华网 2019-12-22 23: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孙奕、马卓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多名出席会议的中外人士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期待“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传递更多信心和力量。

英国政府“一带一路”特使范智廉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为全球带来更多的贸易往来、互联互通、人文交流,收获了巨大成功,已成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中国对世界繁荣的贡献让很多国家深受启发。”范智廉说。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发达国家就国际发展合作投入的资金并不少,但效果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倡议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瓶颈——基础设施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基础设施,就无法进行现代化生产,无法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林毅夫说,“一带一路”恰恰是立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倡议,同时推动了民心相通。

目前已有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4个国家同中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认为,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带一路”正发挥“稳定器”作用,以积极的姿态为全球化贡献力量。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文件这一客观事实有力证明了“一带一路”不仅造福中国、更造福了世界其他国家。

马凯硕说,尽管一些国家和政客采取了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行径,但大部分国家并不想破坏现有规则。“一带一路”令国际社会坚定了维护多边秩序的信心,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共享发展的倡议为国际社会注入了强心剂。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未来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希望中法积极推动两国在非洲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不是短期项目,我们应着眼倡议的长期愿景,帮助更多年轻人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更多人的智慧在全球治理中得到发挥。”拉法兰说。

(孙奕、马卓言)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