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

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据了解,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

来源:新华网 2019-12-30 20: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胡璐)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

这是记者30日在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

经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

为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并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抗旱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完善荒漠化沙化监测机制。统筹推进治沙与致富,完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胡璐)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