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满载为民情怀

新华网评: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满载为民情怀

来源:新华网 2020-01-12 17: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聚焦2020年春运”系列网评之三:

斯涵涵

2020年春运如约而至。春运期间,铁路适应旅客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继续开好普速列车和81对公益性“慢火车”,统筹兼顾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车开行,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人民群众春运出行提供便利。

在高铁迅猛发展的时代,“慢火车”的开行似乎有点“落伍”。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慢火车”却是当地民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坐着它,去赶集、求医、上学、探亲、外出务工。慢悠悠、站站停的“慢火车”,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条件,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给他们带来了商机和真金白银的收入,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慢火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犹如舞动的针线,编织出偏远贫困地区一起奋斗、共同圆梦的画卷。在湘西,很多农副产品通过“慢火车”被输送到了城市;在大凉山,很多人借着“慢火车”找到了自己的“致富经”……一列列“慢火车”就是一列列扶贫专列,将党的扶贫惠农政策与偏远地区的百姓联系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公益的温情,传达着“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坚定信念。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满载为民情怀,奏响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时代最强音。为老百姓干实事,急民所想,解民所难,正是执政为民的生动诠释。如果说风驰电掣的高铁代表着今日中国的高效率,那么收费低廉、站站停靠的“慢火车”则演绎着今日中国之温情。速度与温度兼具,梦想与实干同行。全社会携手奋进,跨过艰难险阻,一定能凝聚共同圆梦的磅礴力量,一起奔向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