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节绽放出新的姿态与光芒

欢度春节,其实是在延续民族文化,巩固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我们应该更为积极、高效地推动和加强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使其发挥弘扬文化、凝聚人心、移风易俗的更大作用。

让春节绽放出新的姿态与光芒

2020-01-25 11: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杜志强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一年一度的春节爽然而至,中华大地将会在爆竹锣鼓声中欢庆这全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千门万户,五湖四海,莫不笑语欢声,载歌载舞。在这盛世节庆的春潮涌动中,我们不禁思索:春节的生命力为何如此之久?我们欢度春节的必要性在哪里?春节节俗的未来会如何?

一、春节不仅是几千年节俗文化的结晶,更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因其根深品正,所以才见其生命力之长久永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的节日。字面上看,春节即立春的节日,这也意味着,只有产生了立春日,才可能会有春节。《尚书·尧典》之“四仲星”,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立春。“四仲星”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天象(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星之年代》),如此说来,则广义上的春节很可能有三千年的历史了。殷商每于岁首岁尾祭神祭祖,这种祭祀应该是春节的雏形。即便以当今在元日燃爆竹、行礼拜的节俗而言,也应该从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4年)算起(因为只有从此以后,春节才基本固定在正月初一),已有2100年了。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春节的节俗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比如从殷商节俗之重祭祀,到周人之祭天祭祖、庆丰收、盼来年,以至于汉代以后祭祀、欢庆并重,再到如今之淡化祭祀、偏重欢庆等。这些节俗主题的变化,必然会伴随着节俗内容、仪式的变化,比如送灶、除夕、元宵等节日的多元化,爆竹、鞭炮、守岁、春联、灯会、舞龙等节庆内容渐次而出,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屠苏酒、春卷、搅团等饮食的逐渐涌现,而祭天、祭神、迎神、祭祖的内容则慢慢淡化,应该说,春节节俗在其发展中越来越侧重于节庆、团圆主题,而逐渐弱化了其祭祀功能。

这样的变化,其本质则正是中华民族的生活需要与精神追求的不断发展,是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路风雨,因而也就深层地浓缩了中华文化。比如殷周时期春节节俗重祭祀,其实这正是中华民族早期思想观念的反映,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们希望得到的解决方案,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渴望,都寄托在祭祀之中,于是春节便自然而然地承担了这一任务,反映了这一内容。再比如春联这一节俗,虽始自五代,但一经诞生,便畅行无阻。它最廉价,因为它只需最简单的红纸和笔墨;但它却又最雅致、最精炼,因为它要用尺幅之小的空间,来表现浩荡春意和万里胸怀,而且,它还要用最具中国文化元素的书法书写出来。因此,一幅小小的春联,体现的是寄予教化、表达情操以及普天同庆的立体情怀,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的结晶。

由此,我们以为,春节历史如此悠久,行用数千年而不废,其历久弥新的根源,根本还在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因其根深品正,所以其生命力才会长久永固。

二、欢度春节,其实是在延续民族文化,巩固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王安石《元日》一诗,描写了北宋正月初一时人们欢庆的场景:“爆竹一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千门万户”一词,足见当时人们喜庆之普遍。劳碌终年的人们,在新旧年交替的农闲之际,有时间也有必要去总结一年的生活,喜庆一年的收获,同时也交接亲朋、和睦亲族。所以,喜庆主题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加强。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欢度春节,其实正是所有中国人生活的迫切需要。

几千年来,春节就这样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接续地讲下去,将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高效地传递着。比如,传统的家国一体、修齐治平观念,通过春节对团圆、敬祖等主题越来越鲜明的凸显,必然会在百姓心中得到进一步地加强;而那些春节期间未能团圆的游子,也必然会产生对团圆更强烈的渴望,于是,类似“故乡一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白居易《客中守岁》)、“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等春节诗作,就唱出了游子思乡盼亲、渴望团圆的凄苦心声,赢得了广泛共鸣和高度赞誉;而这类新年名作的传唱,其实也是在加强着家的观念、团圆观念和故乡观念,在传扬着传统文化。

今天,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国浩浩荡荡的游子返乡大军,便会形成颇为壮观的迁移图景。古代也有许多游子,可相比而言,恐怕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会有今天这样多的游子吧?很显然,是春节的团圆主题,串联、凝聚起了天南海北的游子。他们的浩荡返乡,汇聚成新时代最动人心弦、最波澜壮阔的游子之歌。试想,如果没有春节这一貌似轻描淡写实则最具说服力的理由之外,恐怕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游子们如此心甘情愿地、前赴后继地、风雨无阻地集中返乡吧。说到底,游子们的集中联动,其最根本的动力还在于民族文化和精神,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民族的凝聚力。

所以,对个体而言,欢度春节是生活需要,是情感的宣泄和寄托;而对国家、民族和文化而言,每个家庭、每个角落的团聚和喜庆所凝聚而成的强大传统,恰好成为维系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天然纽带,其实也就是最优良和最高效的教化。常言道“公序良俗”,最好的公序良俗,恐怕也莫过于此吧。

三、我们应该更为积极、高效地推动和加强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使其发挥弘扬文化、凝聚人心、移风易俗的更大作用。

在人人都张罗春节、欢度春节的同时,一个难掩的事实是,很多人都在感慨:年味淡了。年味真淡了吗?如果年味淡了,那每年大规模地游子不约而同地返乡,又体现了什么?我以为,体现的还是最浓的年味。只不过,时移代易,不同阶段,年味的体现各有不同罢了。所以,年味并未变淡,就如同人们都感慨世态炎凉、世风日下一样,世态真的炎凉吗?人情真的越来越浇薄吗?我以为,人情的淳美,永远驻留在我们心中,人们的善良之心从未泯灭、也永不泯灭,不能用一些不好的事例来否定人情的善良本质。同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感慨年味淡了,其实是用自己心中留存的美好记忆,来对比目前的现实,如果略有不满之处,便感慨道:年味淡了。得以通变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实。

应该说,我们正处于最好的历史时期。物质生活空前丰富,商品极为富足,交通发达,物流便捷,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也不用像古人那样,每到年头节下,便思亲伤怀,感慨山长水阔了。团聚,对今天的人们而言,已经不再是奢望。由于商品的极度丰富,所以,几乎所有的春节用品都可购买得来,我们再也用不着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亲手做成了。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聚散匆匆,即使团聚,也都还不忘本职,甚至带着工作任务来团聚。于是,人们不再像以前春节那样有长时间的闲暇,一些活动如走亲访友、聚会、社火、灯会等也都给人感觉热情或虔诚度不够。

我以为,这是新的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壮阔历程中,正处在传统与现代的接续之点;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春节,必然会在与工业社会接轨的过程中偶有不谐或不尽融合,这尽在情理之中。但从主流来看,对春节传统的尊崇,对春节节俗的敬重,依然是民族血液里的固有基因,春节依然是全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既然春节已经是如此高效地凝聚人心、化育天下几千年,那我们完全有理由要让它继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得有我们的方案。春节节俗是历史形成、逐步加强的,在这动态的渐次形成的节俗里,能不能注入我们时代的烙印,值得关注。我们并不是非要注入新元素,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实在很特殊,是传统与现代的接续之点,因此,弘扬和加强春节节俗,使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实是根本地体现了我们对千年传统的态度和方略。

另外,随着西方节日的传入和影响渐广,人们开始担忧传统节日的命运。在我看来,以春节为代表的我国传统节俗,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和鲜明严肃的仪式,它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且格高品健,但因其复杂与独特,对于那些很少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就如同汉字与书法,肯定是最高贵的艺术,但因其复杂与独特,亦很难为外人所接受。对此,我们应该有最充分的自信,坚信这基于几千年历史文明之上的节俗文化,必定是最灿烂的文明之花,必定会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也必定会在新的时期绽放出新的姿态与光芒。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