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4日17时3分“立春”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发生,公众要格外注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4日17时3分“立春”

来源:新华网 2020-02-02 22: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4日17时3分“立春”

新华社天津2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月4日17时3分迎来“立春”节气。此时节,历经冬日的蛰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每年阳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节,在南方,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虽然只是春天的前奏,但冰化雪消,春水初生,春的气息开始渐渐透露。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都非常重视。“立春日”这天,我国民间有“迎春”习俗,一些地方会举行仪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有“咬春”习俗,买个萝卜来吃,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多是吃春饼和春卷;还有“打春”习俗,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

“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发生,公众要格外注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在做好保暖的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洗手,多戴口罩,开窗通风,远离人群,戒烟限酒,多喝水,勤运动,多吃橙子、葡萄、车厘子、柚子等这类含有类黄酮的水果和菠菜、油菜、空心菜、芥菜等这类深绿色的蔬菜,充足睡眠不熬夜,从而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流感。

(周润健)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