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疏堵保畅,让经济社会动态循环

“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2月中旬以来,江西、贵州、浙江、河南等地相继撤销省内全部或者部分道路疫情防控检测点,保证道路畅通促进企业复产复工。

人民网评:疏堵保畅,让经济社会动态循环

来源:人民网 2020-02-27 13: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要求,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企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2月中旬以来,江西、贵州、浙江、河南等地相继撤销省内全部或者部分道路疫情防控检测点,保证道路畅通促进企业复产复工。截至2月24日,已有27省份恢复省际省内客运班线或者包车。按照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实施差异化政策,逐步放开交通管制,对“封村”“封路”“禁行”等防控举措适时进行调整,是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的基础。只有打通“大动脉”,才能畅通“微循环”。

企业复工复产,离不开打通人员流动的堵点。人的要素是恢复生产的最基本且不可缺少的要素。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就要在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先确保人员流动的畅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调整防控政策。尤其是主要劳务输出大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主动服务,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跨区返岗,努力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招工需求。

复工复产,需要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地区对外来车辆实施了不同的限制措施。部分企业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引起产能下降,甚至面临无材料可生产的困境;也有些企业由于产品库存积压,没有现金回流而导致资金链紧张。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货运物流更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协调,拿出相应的对策,让原料运得进来,产品运得出去,才能畅通产业链。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阻隔生产要素的流动,无异于自毁长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放开交通管制,确保人流、物流畅通,让中国流动起来,把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相关专题】

“深入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系列网评

“众志成城 加油武汉”系列网评

“科学防疫 有序复产”系列网评

(人民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