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线上踏青文明祭扫 清明节期间北京各大博物馆推出22项主题活动

4月5日,北京鲁迅博物馆联手淘宝网举办“清明时节怀鲁迅”线上直播活动,向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致敬,直播观看量约17万人次。宋庆龄故居、北京艺术博物馆、西山大觉寺管理处、北京文博交流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也分别在微信客户端开展“云赏花”“云踏青”活动,邀请观众一同感受春意。

引导线上踏青文明祭扫 清明节期间北京各大博物馆推出22项主题活动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网 2020-04-06 20: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明节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坚持闭馆不闭展,在紧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利用已有资源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以“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为主题开展线上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推出清明节线上主题文化活动22项,开展线上教育与公益活动46次。

缅怀英烈 追忆先贤

4月3日,北京民俗博物馆通过线上发布《抗击疫情 携手同行》抗疫视频,向观众介绍博物馆抗击疫情的相关工作情况,同时通过宣传清明传统习俗知识,倡导清明缅怀英烈、绿色祭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启动“清明节的铭记——缅怀抗战英烈 致敬抗疫英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包括清明专场云直播、线上研学、京冀互动“雄安人民的骄傲”等,其中清明专场云直播共计有6.1万名观众参与。抗战馆还在官网推出“缅怀抗战英烈 致敬抗疫英雄”清明节特别专题页面,展示抗战英烈名录、英烈故事、英烈家书、抗疫英雄视频、抗疫诗歌及抗战馆清明节相关活动,呼吁大家通过“云献花”、网上留言等方式参与“云祭扫”。4月2日至4月6日10时,专题页面浏览量、献花人数分别为4.8万、4.6万。

4月4日上午10时,北京地区各博物馆组织在岗职工在各自办公区域为战“疫”英雄和逝世同胞肃立默哀3分钟,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4月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线上发布“追寻英雄”特辑视频,带领观众一同感受厚重的革命历史、鲜活的红色基因、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足迹和新时代强军的伟大征程,缅怀英烈,向英雄致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在线上举办“致敬了不起的她/他——2020清明祭奠活动”,以音频方式讲述故事,缅怀为党、为国家、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英勇牺牲的先辈和英烈,向在疫情抗战一线中牺牲的工作者致敬。

4月5日,北京鲁迅博物馆联手淘宝网举办“清明时节怀鲁迅”线上直播活动,向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致敬,直播观看量约17万人次。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推出“思时之敬,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云忆先贤直播活动,直播中运用5G+MR技术,令观众足不出户就感受到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所包含的厚重文化,直播累计点赞量5万次、观看量10万人次。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推出清明专题线上活动——北京孔庙祭孔文化直播,邀请观众跟随馆内的优秀讲解员一起云游博物馆,了解北京孔庙的祭孔文化。

老舍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宋庆龄故居、詹天佑纪念馆等多家名人故居、纪念馆也于清明期间分别开展以“清明时节缅怀名人”“清明追思”等为主题的线上纪念活动,邀请观众共同体味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足不出户 “云”赏春景

故宫博物院于4月5-6日联合多家媒体及网络平台开展“安静的故宫,春日的美好”直播活动,带领广大观众通过网络走近故宫,感受闭馆期间故宫的春日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

中国美术馆在微信平台推出“中国美术馆的春天”主题展示,分享中国美术馆园区内的鸟语花香以及馆藏中与春天有关的绘画、雕塑作品。艺术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汇聚在美术馆的春天里,相得益彰。

宋庆龄故居、北京艺术博物馆、西山大觉寺管理处、北京文博交流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也分别在微信客户端开展“云赏花”“云踏青”活动,邀请观众一同感受春意。(总台央视记者 罗子瑛)

(罗子瑛)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