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CDC实验室污染致检测延误 官员称“对国家毁灭性影响”

当地时间18日,《华盛顿邮报》发布一篇报道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实验室污染问题导致其未能迅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工具,致使全美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延迟。报道称,在CDC在向全美26个公共卫生实验室分发了试剂盒后,其中有24个实验室都存在“假阳性”的结果,这才在引发了CDC对于这批试剂盒的关注。

美媒:CDC实验室污染致检测延误 官员称“对国家毁灭性影响”

来源:海外网微信公众号 2020-04-20 21: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者 | 魏雪巍

当地时间18日,《华盛顿邮报》发布一篇报道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实验室污染问题导致其未能迅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工具,致使全美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延迟。

美国《国会山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等多家美媒均引用了这篇报道。报道指出,由于CDC生产试剂盒的实验室违反了合理的生产规范,导致用于高灵敏度检测过程的三个测试组件之一受到了污染。美媒进一步分析称,污染是在化学混合物被加到试剂盒之后发生的。

报道称,在CDC在向全美26个公共卫生实验室分发了试剂盒后,其中有24个实验室都存在“假阳性”的结果,这才在引发了CDC对于这批试剂盒的关注。

《华盛顿邮报》对多份联邦文件进行了审查,并对30多名现任、前任联邦科学家和官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CDC的官员在发现问题后,花费1个多月的时间才解决了检测问题,从而加剧了全美在生产和分发试剂盒方面的延误。目前,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正在对试剂盒的生产和分发问题进行调查。

报道认为,病毒检测的延误使美国的各个公共卫生实验室无法进行必要的初步检测,进而尝试预测和减缓病毒在美国的传播。现任得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主任、前CDC官员杜克(James Le Duc)告诉《华盛顿邮报》,“当得知检测无法起到应有作用时,我感到难过和尴尬,这真的是CDC一个可怕的污点,对国家也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时50分左右,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73.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达38835例。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