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网评】致青年:让青春经战“疫”更昂扬

1919年的今天,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为生死存亡之际的国家和民族找寻独立自强之路。他们的英勇战斗,掀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也给我们留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以及一个属于中国青年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复兴网评】致青年:让青春经战“疫”更昂扬

来源:央视网 2020-05-04 20: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919年的今天,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为生死存亡之际的国家和民族找寻独立自强之路。他们的英勇战斗,掀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也给我们留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以及一个属于中国青年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百余年来,无数中国青年因为这股精神、这个节日而心潮澎湃,进而笃定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对于刚刚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争的中国青年来说,这种感受尤甚。战“疫”中,以青年医务人员为代表的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能打胜仗,书写了不朽的抗疫篇章,也让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的一代。危难关头显担当。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青年闻令而动,视病魔为敌人、把一线当战场,踊跃投身到疫情防控战争中。在前线,青年医务人员成了抗疫主力,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以生命护佑生命;在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工地上,青年突击队奋勇争先、昼夜冲刺,刷新了中国基建的速度;在社区、在路口,青年更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他们风雨无阻、全天候值守,为群众筑牢了安全屏障……疫情防控是大战,也是大考,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大战中担当、在大考中成长,必将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积蓄更多能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甘于奉献、积极乐观的一代。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疫情期间,广大青年以大爱温暖人心、以青春点燃激情,为战“疫”注入了蓬勃力量。24岁的餐饮从业者刘仙,自己吃着泡面,却在40多天里为武汉的医务人员提供了超过2万份免费盒饭;35岁的快递小哥汪勇,从除夕夜开始当起志愿者,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务人员上下班,而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只能住在公司仓库里;被誉为武汉客厅“小百灵”的巴哈古丽·托勒恒,为帮患者调整心情、提振精气神儿,在方舱医院带头跳起了新疆舞……他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普通一员,他们以昂扬的青春和向上的姿态,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注入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善用科技、敢于创新的一代。科技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最有力武器。为助力疫情防控,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力求以研究成果为战“疫”添薪加火。湖湘青年英才、湘雅三医院科研部主任曹科教授带领团队加班加点,用12天时间研发出“医用双效消毒灭菌柜”,并捐赠10台助力武汉抗疫;为帮助专家学者查阅冠状病毒相关科研资料,“90后”药理学博士生孙庆荣带领团队开发了资源数据库平台;为保障火神山医院的信息化网络,华为的小伙子们用3天时间完成了所有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向科学要方法、向技术要答案,他们用科技夯实生命通道,把“论文”写在了抗疫第一线,为行进在复兴大道上的中国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信念坚定、堪当大任的一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战“疫”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也让无数青年坚定地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据统计,在42000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有12000多名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作为一名建设者、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候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这是分内事。”作为中建三局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成员,孔庆聪庆幸自己在最苦最难的时候没有退缩;“90后”民警王中浩因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色被“火线”发展为党员,谈到自己的新身份,他说:“这既是一份荣耀又是一份责任,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共产党员”……一场疫情,让无数青年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这样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好样的,也是堪当大任的。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经过这场战“疫”,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群像更加明亮、更加昂扬,他们以勇毅和担当传承了五四精神,也丰富了五四精神的内涵。“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我们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按照这句网络流行语,新时代中国青年所站立的这片大地,必将绽放民族复兴的伟大图景。(央视网评论员 方正)

(方正)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