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进行时)通讯:网课也能收获快乐——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的抗疫心得

“作为一名在海外的汉语教师,在新冠疫情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上网课能不能收获快乐?”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老师史佳妮问自己的这个问题,也是该孔子学院全体老师力图解决的问题。

(全球抗疫进行时)通讯:网课也能收获快乐——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的抗疫心得

来源:新华社 2020-06-12 19: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为一名在海外的汉语教师,在新冠疫情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上网课能不能收获快乐?”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老师史佳妮问自己的这个问题,也是该孔子学院全体老师力图解决的问题。

“心之所在即为家。”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姚艳霞说,她把这里看作一个大家庭,只是家庭成员因为国籍、年龄、阅历、性格等因素有所差异。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外方人员包括学院创办者、与中国有40年情缘的汉学家李夏德,办公室主任帕德里克,汉语流利的外方秘书玛丽亚;中方人员包括姚艳霞,三位专职教师和五位志愿者老师。

3月11日,维也纳大学实施闭校措施,转为在线授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孔子学院老师们做了充分准备,多次召开视频会议讨论教学方案,帕德里克还专门为宿舍网速不佳的老师购置了加速路由器。

然而,真正在线授课后,老师担心的两个问题还是发生了:学生或老师任何一方网络环境的不稳定导致课程无法正常进行;上课效果因老师无法与学生积极互动并观察学生口语练习而打了折扣。

面对这些困难,大家群策群力。每天晚上9时下课后,老师们会在微信群中分享上课情况和教学工具使用情况。此外,老师们还分享各种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互动、让学员获得汉语学习乐趣的经验。

史佳妮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鼓励腼腆内向的学员积极参与,在摄像头前大大方方展示自己。她还在课间休息时向学生们推荐中文歌,并提供歌词的拼音和翻译版,方便学生们练习。

通过这些方式,教与学变得更像是“团队合作”了。史佳妮说:“我希望通过每周几小时的汉语课程,通过一些多元化设计,让大家积极投入到学习与教学中,收获疫情期间网上学习的美好与快乐。”

一种快乐来自教学过程本身。姚艳霞说,在她授课的“法律汉语”班,帮助学生们不断提高汉语水平,看到他们能够说出或写出越来越多表达地道、内容有趣的句子,她会感到莫大的满足。

作为老师,能够获得学生们的肯定和欢迎当属另一种快乐。“我特别喜欢你的授课方式。”“盼望下次课上见!”……读到学生们发来的这些邮件或短信留言,老师们感到之前所有付出都很值得。

(赵菲菲)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