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病毒专家:推动中德抗疫科研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德国马尔堡病毒学、免疫学专家汉斯-迪特·科兰克早在2002年至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就与中国科学家围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展开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科兰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暴发以来,自己定期与中国的专家进行线上沟通,互通有无、交流看法。

德国病毒专家:推动中德抗疫科研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6-16 20: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德国马尔堡病毒学、免疫学专家汉斯-迪特·科兰克早在2002年至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就与中国科学家围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展开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而自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暴发以来,科兰克教授更是高度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在他看来,中德应继续加强科研合作,携手共克时艰。

  △德国马尔堡病毒学、免疫学专家汉斯-迪特·科兰克

科兰克教授指出,德国与中国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都逐渐向好、感染人数大幅减少,但鉴于病毒不太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消失,必须继续保持警醒,防范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感染潮的到来。

从非典时期至今,科兰克教授与中国科学家们始终保持着频繁互动,不仅与包括中科院下属多个院所、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的中国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每年还至少前往中国一到两次开展学术交流。

科兰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暴发以来,自己定期与中国的专家进行线上沟通,互通有无、交流看法。他认为,继续对病毒进行研究至关重要,病毒的变异和生物学特征也是双方的研究重点。中德两国的传染病学家和病毒学家之间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合作基础,接下来应建立起长期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深化这种合作。

(总台记者 阮佳闻 余鹏)

(阮佳闻 余鹏)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