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网评】从假日消费感受复苏中的经济活力

全球疫情尚未结束,中国的疫情也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胶着期。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促消费、提振内需动能将是保经济和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从疫情下的假日消费,可以感受到复苏中的经济活力,更能感知中国经济的澎湃潜能。

【复兴网评】从假日消费感受复苏中的经济活力

来源: 央视网
2020-06-30 18: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球疫情尚未结束,中国的疫情也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胶着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促消费、提振内需动能将是保经济和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线上消费,为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毫无疑问,疫情迟滞了线下消费,但也激活了线上消费。从五一小长假和端午节假期来看,智慧出行、安全出行、电商经济稳步提升,消费开始复苏,消费动能渐趋增强,中国市场给世界带来了乐观预期。从5月6日京东物流发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整体快递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是行业增速的近2倍。传统的线下消费模式不仅要恢复而且要做大,线上消费要依托新基建新技术迭代升级。没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潜力就无法大力释放。未来,随着我国5G的普及,将会给线上消费注入新活力。

提振消费信心、恢复消费热情。餐饮、健身、美容以及一些娱乐性消费,既是民生休闲生态的体现,也凸显了一个城市的烟火气,更是城市消费信心提升的窗口。走过疫情围城的伤痕,重拾凡庸又繁华的市井民生,恢复疫情之前生活的常态。这些生活消费恢复,意味着消费市场突破了疫情阴霾的笼罩,消费者开始恢复疫情前对休闲生活的追求。追求美好生活带来的消费复苏,预示着消费市场的真正复苏。这一切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经济的复苏而慢慢步入正轨。

改善民生需求,形成优质消费供需市场,提升消费水平。优化市场的供给侧,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提升消费端的消费需求,形成消费的最佳配置。通过系统性的改革释放红利,优化消费市场的供给侧,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而这也要求改善民生,提高就业率,提高收入水平,实现社保全覆盖,投资创富渠道多元化。让消费者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才是消费能力持久不断的关键。经过疫情考验的中国经济,也许暂时不会维持中高速增长,但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疫后更高质量的发展打下基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尚未完全恢复。在此形势下,中国虽然更早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但是遭遇其他链条的阻滞。从中国市场趋势看,假日经济逐步恢复的曲线是明显的,这也意味着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趋势性好转。在财政金融政策以及吸引外资政策支持下,中国依然能够维持相对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引擎。

中国市场是极具成长性的广阔“蓝海”,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于巨大的市场优势,这些特点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从疫情下的假日消费,可以感受到复苏中的经济活力,更能感知中国经济的澎湃潜能。(央视网评论员 刘波)

(刘波)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