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乱象“零容忍”!金融委会议释放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鲜明信号

在此背景下,只有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零容忍”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生态。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

对乱象“零容忍”!金融委会议释放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鲜明信号

来源:新华网 2020-07-14 10: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

这是继金融委会议在今年4月、5月三次密集关注资本市场造假问题后,再次聚焦资本市场乱象治理,释放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的鲜明信号。

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这个过程需要中国资本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居民家庭配置金融资产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这同样需要一个制度健全、对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有力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只有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零容忍”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生态。

这次会议认为,市场主体的诚信建设,事关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制约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坚决、果断、及时地加以纠正。

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制度建设存在短板,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较低,发生了多起恶性财务造假案件。其中,不乏昔日“明星企业”造假,造成极为恶劣的市场影响。

随着新证券法落地实施,积极变化正在发生。会议指出,新修订的证券法已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监管规章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构建了立体处罚的有力框架,证监会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证券执法和司法工作,坚决打击、遏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回应社会各方面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从七个方面部署了一套治理乱象、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组合拳”。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对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还是对典型重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个案,依法及时启动“集体诉讼”;还是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证券违法犯罪刑罚力度等,都是对近期市场关注焦点的及时反馈和回应。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金融监管部门正逐步实现主体监管与功能监管的统一,建立、建设、健全跨部门协调工作制度、跨境监管合作制度,探索灵活监管模式等。“这将有效补足监管短板,加强监管力度,严防监管套利,有效形成监管合力。”

庞溟认为,要充分认识到治理证券市场违法犯罪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以法治化、专业化、市场化、常态化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有效震慑市场乱象,推动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场生态和文化,将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刘慧)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