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皖南地区持续强降雨,宁芜铁路沿线水系水位暴涨。姑溪河、慈湖河桥下水位均超警戒。9日到13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先后安排5趟重载列车上桥压梁,有力保障了桥梁安全和宁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当前,全国进入主汛期,南方降雨量激增,发生20多次强降雨,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抗洪形势十分严峻。在这非常时期,铁路部门迎难而上,沉着应对,科学处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危急关头,彰显铁路时刻以安全为己任的担当。针对强降雨频繁,铁路部门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和检查机制,确保线路安全。汛期以来,铁路部门对防洪点昼夜看守、不间断巡查,加强与地方气象、水利和防洪指挥部门的联系,实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作业标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在连续强降雨区段安排专人驻守,全覆盖监控;遇到突发险情,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危急关头,彰显铁路临危不乱的应急处理能力。面对滔滔洪水,铁路部门24小时紧盯桥梁水位,根据水位超高、水速超限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验算,确定完整方案,先后开行5列重载列车对宁芜线关键地段上桥压梁防护,通过“重车压梁”增加桥梁自重,提高洪峰冲刷时桥墩的梁体稳定性,以保证大桥乃至全线安全。这迅速反应的背后体现了铁路部门完善的应急体系、科学的救援方法。
危急关头,彰显铁路人坚守与奉献的本色。铁路职工放弃休息,2000多人次先后驻扎临时看守点,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随时待命,随叫随到”,这是进入汛期以来铁路人的常态,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顶着暴雨,冒着危险,昼夜奋战在一线,筑起防洪钢铁长城;面对波涛汹涌的洪水,考验执行“重车压梁”任务司机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列车司机沉着冷静,密切注意前方桥梁、线路情况,严格控制速度,谨慎操纵机车对该桥进行压梁防护。那股冲锋在前、不惧危险的英雄气概让我们敬佩不已。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自然灾害面前,铁路部门用行动筑牢防汛安全墙,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罗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