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人人一棵树 户户一片林

正在浇树的村民王忠明说:“前几年我种了榆树,今年又补种了果树,既能乘凉,又能吃水果,一举两得。在八一乡八一村,为应对三伏高温天气,村民们隔几天就拉着水管、提着水桶给自家栽种的树苗浇水。

内蒙古河套:人人一棵树 户户一片林

来源:新华社 2020-07-21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0日电(记者 李云平)除草、剪枝、浇水……眼下,正是地处河套灌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农忙时节,当地农民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管护好自家栽种的树木,呈现“人人一棵树,户户一片林”的景象。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八一乡联丰村看到,在干净的柏油路两侧整齐分布着一排排白墙小院,每个小院的门前都种着榆树、果树等,整个村庄绿树成荫、生机勃勃。

正在浇树的村民王忠明说:“前几年我种了榆树,今年又补种了果树,既能乘凉,又能吃水果,一举两得。”

记者在王忠明家门前看到,大约40平方米的空地上栽了9棵榆树、4棵苹果梨树,中间穿插种着西红柿、茄子等蔬菜。

王忠明说:“过去村庄绿化,村民种的都是杨树、柳树,没有经济效益,管护的积极性不高。今年乡政府给我们免费提供树苗,特别支持种果树,大家种树积极性都挺高,争着领取果树等树苗。”

据联丰村村委会主任柴振清介绍,过去全村每年都种树,但管护工作跟不上,绿化效果不理想。今年乡政府免费提供树苗,支持村民杨树、果树一起种,大家自己种、自己管,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

“今年4月份以来,全村1589人一共种树2100多棵,其中果树1400棵,人均种树1棵以上,成活率达到98%。”柴振清说。

在八一乡八一村,为应对三伏高温天气,村民们隔几天就拉着水管、提着水桶给自家栽种的树苗浇水。

76岁的村民梁兴泰一边浇树一边说:“这21棵果树都是我今年种的,挖坑、种树、除草、浇水都是自己干,觉得挺有乐趣。要想早点挂果,管护必须到位。”

八一村街道两侧都种着杏树、苹果梨树等,每棵树上还挂着红色的爱心认养卡,上面标有种植者、时间等。

村妇联主任丁艳君说:“为了增加大家管护树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在树上挂了爱心认养卡,时刻提醒村民照顾好自己的树苗,这些被认养的树苗全部成活,没有一棵受到损伤。”

八一村党支部书记唐占江说,今年全体村干部带头干,党员、志愿者率先干,带动村民积极干,全村1517人种了3700多棵树,栽种和管护工作全部由村民自己负责,一人栽活一棵树成为村民共同的心愿。

如今在八一乡各个村庄,到处是绿树繁茂、鲜花盛开的景象。八一乡党委书记李永告诉记者,今年乡里提出“人人一棵树,户户一片林”的倡导,将村庄绿化、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庭院经济紧密结合,引进小杂果品种,引导农民种植果树,增加农户绿色收入。

李永说:“今年以来,全乡近2万名村民共栽种树木3.8万棵,其中果树1.5万棵。群众植树造林的热情空前高涨,村庄绿树成荫、果实累累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行动。”

(李云平)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