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7月2日的那个凌晨,“95后”看守工吴忠阳至今心有余悸。那一天2时50分,他坐在水红线旁一间狭小的看守房里,听见暴风雨携带着冰雹噼里啪啦从河对面疾驰而来。怕线路有危险,他迅速穿上雨衣、带着备品,冲进了瓢泼大雨中。
以雨为令,逆行而上。列车凌晨被拦停,“95后”铁路人冲进雨中,这样的工作情景是铁路公务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不分时间段,不论地点,24小时全天守护铁路线路。风雨交加,严寒酷暑,一年四季翻山越岭,查看沿线危石、烂路,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铁路工务人员。
破雨乘风,崎岖前行。暴风雨来临时,为确保铁路沿线铁轨安全可靠,冒雨勘察。在工作的时候随时都会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或是沿线坍塌的可能,工作人员冒着生命的危险勘察,沿线本是没有路的,硬是被他们走出一条羊肠小道,光滑的路石是他们勤劳工作的真实写照。泥泞坎坷的山路走了无数遍,不顾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无关其他,只为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依山而宿,鸟兽为伴。全国铁路沿线随处可见的小平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是工务人员的工作场所。大部分的工作场所都在大山深处,生活的物资补给均由轮班休息人员去购买回来;深山里通信信号又不好,手机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而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没有网络,他们的生活多有不便;在这荒无人烟之地,蚊虫、鼠蛇等动物到处可见,艰苦的工作环境没能打败他们,却把他们的意志磨得更为坚韧。
他们中有70后、80后、90后不同时代的人,他们或许是人家的父亲、母亲、儿子或是女儿,却过着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经受孤寂、乏味生活的煎熬。但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铁路人,我国的铁路火车、高铁才得以开得更稳,开得更快,人民坐得更放心。
使命在肩,不负韶华。铁路纵横千里,踏过万水千山。每一条铁轨都有故事,或许故事没有那么华丽,书写着铁路人艰苦朴素的执着守护,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使命担当,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