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培养节约习惯须从青少年抓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须从青少年抓起。

【地评线】京彩好评:培养节约习惯须从青少年抓起

来源: 宣讲家
2020-08-14 13: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须从青少年抓起。

通过基本国情教育培养社会责任。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非农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致使我国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截止到2019年末,全国总人口超过14亿。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606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6384万吨,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对粮食安全要始终有危机意识,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安全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基本国情教育,使青少年逐渐认识到节约是一种社会责任,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既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突出节约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培养青少年节约习惯,要突出节约的精神性价值,把节约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站在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高度,本着对未来、对子孙负责的态度,从多个层面理解节约的意义。节约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节约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过去谈节约是以生存为直接动力,今天谈节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与归宿。倡导节约不是限制消费,而是鼓励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以学校为主阵地培养节约素养。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节约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认识到位是保证节约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对青少年的节约教育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同建设节约型学校结合起来。要把节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讲授的学科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节约教育内容,如在政治、地理等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耕地资源、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内容。同时,学校还应该在青少年学生中倡导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风气,并对在节约实践中有积极表现的学生予以多形式的表扬,将勤俭节约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保证勤俭节约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节约主题强化实践养成。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节约意识形成、节约习惯的养成时期,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把青少年节约教育与“三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节约素养有意识地渗透到“三观”教育中,使青少年学生具备对人口、耕地、粮食安全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节约行为。培养节约行为是一个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培养青少年节约行为的教育功能。学校应从青少年生活和身边环境出发,开展以倡导节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现实参与来激发青少年对浪费资源的深恶痛绝,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节约归己”的传统观念上升到“节约是社会责任”的观念高度,进一步认识“节约为自己”、“节约为社会”和“节约为持续发展”的互相关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培养节约行为。青少年节约习惯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泛调动政府、媒介、企业、社区等各种力量,学校要注重与社会、家庭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全民节约的社会氛围。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广泛宣传节约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使得人人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发挥家庭的教育引导功能,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做起,不随意浪费食物,以身作则,厉行节约,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田玉敏)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