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得益于以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机制和新实践:  第一,扶贫新领导机制和资源筹措新机制。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2021-02-19 2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攻坚进行时】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努力,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的成绩。从2012到2020年,中国贫困规模大幅缩小,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据统计,近1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为个位数以下,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减贫成就,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扶贫开发的中国新实践

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得益于以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机制和新实践:

第一,扶贫新领导机制和资源筹措新机制。政府主导是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模式。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中央创新性地实行“五级书记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将扶贫工作悬置于各级政府工作之首,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为克服各种结构性制约提供制度供给。这一新的制度供给在扶贫资源的筹措方面效果显著。通过“五级书记挂帅”机制,提高了行政部门扶贫效率,统筹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教育、卫生、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部门的资源,使之转向到最迫切的贫困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的制度条件下扶贫资源的供给强度。

第二,直接瞄准贫困群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机制。2014年,中国政府开始在全国实施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度。为准确识别农村贫困人口,中国政府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1年不变价格)的收入标准,同时附加容易识别的“两不愁、三保障”的非收入性贫困指标。上述贫困指标体系不仅把握了收入维度,而且克服了收入维度难以识别贫困人口的缺陷,将容易识别的衣、食、住房、教育、医疗也作为瞄准的指标内容,从而从技术上解决了识别穷人的方法问题。这是中国扶贫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瞄准机制。

第三,确保扶贫效果的精准施策。中国政府在建档立卡基础之上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类,并做出了“五个一批”的具体部署,即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还有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对贫困户分类施策。从扶贫的角度看,分类施策有助于直接瞄准已经发生的贫困问题,从而避免扶贫资源使用的偏离,确保扶贫效果。

第四,多元化扶贫方式创新。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为实现脱贫目标,各地出现大量的扶贫方式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扶贫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扶贫实践的意义超越了扶贫本身。比如,土地流转扶贫实践为农村土地改革提供了经验;“扶贫车间”为缓解劳动力外出就业与留守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旅游扶贫为乡村产业兴旺和农业多功能化提供了方向;电商扶贫则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第五,定点帮扶和全社会参与。精准脱贫实施以来,定点扶贫和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中央各项政策的激励下,大量的社会资源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进入贫困地区并形成众多创新。其中,定点帮扶是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针对特定贫困地区的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发达地区针对落后地区的结对帮扶,这种跨单位、跨区域的帮扶协作机制一方面补充地方政府扶贫资源的缺口;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激发扶贫实践创新。此外,以企业为主体的帮扶行动,大多都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经营能力,通过建立各种益贫性的产业既为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精准脱贫是中国政府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从实施精准扶贫开始中国政府就提出脱贫攻坚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对于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比如针对建档立卡、精准施策等实行定期核查,对于贫困退出则采用了严格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这一机制不仅确保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更是如期完成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目标的制度性保障。

国际反贫困治理的中国贡献

中国脱贫攻坚的卓越历程表明:中方在用实际行动反馈国际减贫事业,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目标,从而直接推进国际反贫困治理进程。

首先,中国减贫是国际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2011年不变价)的国际贫困线标准计算,世界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2.86%下降到2017年的9.18%,按照相同标准计算,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也由2012年的13.02%下降为2016年的0.99%。一方面,中国脱贫攻坚与国际减贫进程保持相同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减贫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国脱贫攻坚直接推进国际减贫进程,也是国际减贫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秘书长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减贫成就,“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的发展让数亿人口远离贫困,这是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最大的贡献”。

其次,中国减贫为世界人权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以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主旨,通过连续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尤其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以来,在实现公民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政府通过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方式,采取超常规的扶贫力度和更精准的扶贫举措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发展的权利。同时,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进程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特别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将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等作为重点对象予以保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些民生改善进步就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体现了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切实贡献。

再次,中国积极传播和分享减贫经验并推进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在实现自身减贫的同时,积极传播中国减贫经验并参与推进国际减贫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中国立足自身的减贫经验,通过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此,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的项目支持,包括减贫项目、农业合作项目、促贸援助项目、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医院和诊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和培训等。中国与国际社会分享减贫经验最主要的特点是提供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知识和发展路径,丰富了全球减贫的知识和实践,不断推动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取得进步。

减贫探索的中国经验

从世界范围内看,减贫始终是发展的核心议题。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世界各国所开展的减贫实践,都凸显了人类社会战胜贫困的目标和努力,中国尤其如此。精准扶贫脱贫计划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历史性阶段,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履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承诺的真实写照。“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最终摆脱绝对贫困的骄人成绩,更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自力更生走自己发展道路的正确性。这对世界上仍处于贫穷落后的广大最不发达国家而言,具有更为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执政党始终如一坚守政治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自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作为其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使命。自此之后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国发展始终没有离开摆脱贫困这个议题。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经济社会格局已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中国共产党仍将到2020年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作为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且采用超常规的扶贫战略和扶贫实践确保这一目标如期实现。从这个角度讲,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遗余力履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政治承诺,使得其在新时代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

其次,减贫样板关注“最后一公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够同步实现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让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本身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贫样板。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所形成的“六个精准”扶贫机制以及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政府采购等扶贫实践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的减贫技术方案,与拉美国家实行的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以及国际社会倡导的以工作换福利(Work for Welfare)一样,都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使用,从而共同构筑世界减贫知识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的精准扶贫能够瞄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的贫困人口,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堡垒,确保“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落下”,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

最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扶贫开发。反贫困理论中“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贫困减少”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贫困变化的方向。经济增长是贫困减少的必要条件,但是若经济增长不能呈现益贫性时,减贫也很难发生。中国的大规模减贫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高速发展以及之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再到城市化背景下的劳动力乡城流动,都构成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动力,也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大规模减贫的主要经验。然而,在三者关系中收入分配也是减少贫困的决定力量,当收入不平等加剧时,势必会对减贫起到阻碍作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都面临后经济增长时代贫富差距扩大、相对贫困严峻的问题。中国在进入新世纪后也面临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减贫阻力日益增加的挑战,脱贫攻坚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通过增加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障,同时以多元化方式提升培育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中国以强有力的政治承诺和超常规的力度打破不利于减贫的困境,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目标的同时也为开新发展格局开创了有利局面。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脱贫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其对解决世界贫困问题的意义研究”(批准号:20LLGLA013)的阶段性成果】

(大项目)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