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内外对此高度关注。5月17日,多位专家在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双碳”目标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也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财政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朱光耀表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关系着世界上所有国家,关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是中国对本国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庄重政策承诺,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他分析称,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间隔期一般有60到70年,最短也有50年,而中国只有30年,因此这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他就此指出,我们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要与世界各国密切协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以及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30·60目标”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表示,中国领导人去年9月提出“30·60目标”,这样的宣示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
他进一步分析称,在中国宣布上述目标之后,许多国家以不同方式宣布了碳中和目标。目前来看,全世界正在形成对碳中和的巨大共识。中方推动这件事,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全球而言,都有重大意义。
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需要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谢伯阳认为,“双碳”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他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建立新兴绿色产业。新兴绿色产业既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改造,也包括崭新的绿色产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进入生态文明发展新阶段,才能够真正实现“双碳”目标。
在Agora能源转型论坛高级顾问、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涂建军看来,实现“30·60目标”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将在技术研发、能源改革、国企改革等领域得到体现。
总体而言,与会专家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化议题,离不开全球合作,回到多边合作轨道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
(编辑:王辉)
(严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