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追寻先辈足迹 长征源头探初心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占地面积200亩,由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长征五号火箭模型、新长征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组成。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追寻先辈足迹 长征源头探初心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 2021-06-24 15: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焦俊杰、邬强报道:6月23日, “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江西站)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追寻先辈足迹,走进长征源头探初心。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占地面积200亩,由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长征五号火箭模型、新长征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组成。

天空一片湛蓝,于都河水静静流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在于都河畔巍然矗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集结于都,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这首刻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广场纪念碑侧的一首诗,再现了当年长征出发前的场景。

走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场景,都在诉说那段硝烟四起的峥嵘岁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采用了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

陈列馆二楼,一幅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讲解员介绍,“图上的大红五角星代表首都北京,小五角星代表于都。当年,苏区妇女夜以继日赶做了20万双草鞋献给红军,红军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走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当年是如何渡过宽阔的于都河?陈列馆二楼一个军民搭建渡河浮桥的场景给出了答案。于都河,当时河面宽600多米,水流深湍,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架设浮桥。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当时沿河所有民船全部停运,共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

讲解员介绍,“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沿岸群众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可用材料都捐了出来,有位年逾古稀的大爷,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把自己的寿材搬来了。”

正在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看了这一幕幕场景,心潮澎湃,很受触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区人民支援红军的一个个感人故事,这些珍贵的文物,都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焦俊杰、邬强)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