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8月9日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2021年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基础》。后两个工作组报告将于2022年完成。这份报告代表了全球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权威认识,每次报告也都对全球环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条约谈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报告预计也会成为即将在今年11月份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要讨论内容。相比以往历次报告,本次报告强调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造成影响是空前、史无前例和不可逆的,预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些年来,台风、暴雨、高温及森林火灾等极端天气和灾难在全球频繁发生,也进一步印证了气候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加拿大、智利、丹麦、斐济等纷纷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具体碳排放目标。2020年,中国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比其他国家,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任务将更艰巨。
我国中央及各级地方很快将这一目标落实到国家发展规划和各级政策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等文件。地方层面,一些省份已提出具体“路线图”和行动方案, 如《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河北省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若干措施》;浙江省将碳报告核查机构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重庆市等地将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证等。
7月16日,中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旨在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碳减排提供金融和资金支持。
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企业界也在积极行动,中国的能源、电力及家用产品生产行业多家企业
纷纷制定并发布自己的碳中和路线图。相关组织机构和商品零售企业也在推行相关激励计划,激发公众购买节能低碳产品,以引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为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助力。
中国实现碳达峰不是短期运动式的“碳冲锋”,而是基于务实的态度实现最终净零排放。为此,我国将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在路径选择上,应主要从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生产及消费结构的调整、技术标准体系升级、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转变等方面展开。在具体措施上,应发挥经济、法律、文化的作用,通过完善法律、标准体系和政府监管,健全绿证、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机制,持续性的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推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需要全球各个国家的政府、非政府机构、企业界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但是当前由于各国受自身利益、政治体制、科技水平等限制,很多国家尚未开展有效行动。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女士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称,迄今为止,191个缔约方中只有110个缔约方提交了全新或更新版国家自主贡献方案(NDCs)。此外,国家间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还有待加强。
作者:岳小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