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会谈释放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谨慎乐观信号

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堪称“旋风”般的会晤,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释放出了令外界感到谨慎乐观的积极信号。

苏黎世会谈释放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谨慎乐观信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08 11: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堪称“旋风”般的会晤,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释放出了令外界感到谨慎乐观的积极信号。

外界感到谨慎乐观的第一个原因,是此次会面进行的方式:中美双方保持了近似同等“低调务实”,美方不再进行此前被中方诟病的“麦克风外交”,也就是在会谈前高调的设置所谓的预期,继而让外界感到中方是“迫于美方的压力”举行的会谈。此次会谈后,中方发布的新闻报道,与美方发布的会谈纪要(Readout),不约而同的谈到了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2021年9月10日进行的通话,共同承认了“9月10日通话精神”对此次苏黎世旋风式会晤的指导意义,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相向而行的基本态度。

外界感到谨慎乐观的第二个原因,是此次会面选择的地点,瑞士的苏黎世。2021年年初,美方执意选择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进行会谈,刻意塑造“访问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后,于回国途中降落加油,顺道与中方会谈”的外交姿态,并且在会谈中为了赢得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的优势,不惜违反基本的外交礼仪。中方接受安克雷奇旨在表达与美方对话的诚意,而非认可此类凸显实力地位的小动作。此次选择的瑞士苏黎世,不仅在举办国际会议方面享有特殊的声望,而且是沙利文近期系列外访的第一站。地点的变化,至少有理由解读为美方态度的某种微妙变化,这种变化至少到目前,表现出来的是较为积极的和建设性的。

外界感到谨慎乐观的第三个原因,是此次会面后双方的消息发布,总体新闻格调上表现出了某种务实的变化,尤其是美方。美方会后发布的会谈纪要(Readout)基本上是言简意赅,不再着意披露大段的外交辞令,白宫新闻发言人在有关会谈的主要内容表达上也更加趋于务实,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中美双方正在为朝向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而非单方面的选择性陈述有利于美方的观点和态度。

很明显,上述三项原因,更多的是一种认知,或者说观念维度的原因,就会谈的实体成果而言,中国外交部新闻稿的用词是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会晤是建设性的,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落实9月10日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寻求互利共赢,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很显然,实体层面的紧张仍然非常有限,但考虑到此前中美关系进入并不健康,且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不稳定发展轨道,主要源于美方认知和观念层面的变化,那么此次苏黎世会谈中,美方认知与态度反映出的微妙但可以解读为积极的变化,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外界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谨慎乐观的主要原因所在。

整体看,中美关系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以来的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美国战略精英的认知焦虑在中美关系的投射。这种认知焦虑源于非常经典的错误认知(misperception),一如美国学者罗伯特杰维斯在其著作中指出的,这种错误认知源于对历史的不当解读。中方将其称为“冷战思维”。从中美关系未来的长远发展,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来看,构建正确的认知,以坦率的对话和务实的粗略,超越大国必然陷入零和博弈的思维陷阱,将是中美两国关系持续好转的关键所在。此次苏黎世会谈的成型,让外界看到了积极的迹象,希望这种积极的信号,能够持续不断的涌现,继而持续不断的推动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去,这不仅对于中美两国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正面临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多重考验的世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沈逸 教授,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沙玥儿 研究助理,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科研助理)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